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网!您是第 3217643位访问者

医改观察 | ‘强基层’的两种手段与三种竞争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9-10-23   | |

        基层缺少合格医生,百姓看病难,大病小病都折腾到城里大医院,大医院人满为患,看病也难!原来在附近诊所花几块钱就能治好的病,大医院须几百、几千块钱!基层医疗服务弱,不能做出正确诊断,不但造成看病难,而且造成看病贵,‘强基层’迫在眉睫!

 

        ‘强基层’有两种手段,一种是用行政手段把医疗资源重点配置到基层去;一种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借用市场中资源能够自由流动功能,形成医疗资源自动向基层流动的长效机制,即‘建机制’。

 

        十年医改,采用的是前一种手段,动用了大批人力、物力、财力,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为公立村医、公立社区诊所、县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解决人员工资、添设备、建病房、搞试点,但只能解决一时、一地的问题,不能形成强基层的长效机制,尤其不能解决基层没有合格医生的问题。也曾提出医生走穴、医生多点执业、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等措施,均与现行卫生体制、制度相抵触,都行不通,至今只留下一纸空文。

 

        基层医疗服务弱,百姓看病难,主要是缺少合格医生。计划经济时期,人员调动由政府统一分配,政府能够把合格医生、医大毕业生分配到基层,所以当时没有基层看病难现象。

 

        改革开放后,人员就业由市场主导,所以行政手段已经不能把医生配置到基层,而医疗行业至今还由政府包办,仍然由政府配置资源,医疗市场不能配置医疗资源。结果,政府、市场都不能把合格医生配置到基层,造成基层缺少合格医生,百姓看病难。

 

        如今,‘强基层’两种手段使用哪种?改革开放后肯定不能倒退回到计划经济,人员配置只能由市场配置。但医疗市场尚未形成,还缺少三种机制必须找回:营利性、自由性、平等性。

 

        1、找回营利机制

 

        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市场中某个地方资源短缺了,出现赚钱的商机,人才、资金就会迅速涌来,直到供需平衡。所以,营利机制是市场流通的动力,营利性医院才能实现市场流通,非营利性公立医院做不到。

 

        2、找回自由机制

 

        市场中,哪里资源短缺,其他地方来补充,市场中的资源必须能够自由流动,我国现在的医生都是单位人,有编制限制,不能自由流动。

 

        3、找回平等机制

 

        各个医院必须地位平等,人才才能在各个医院之间自由流动,我国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地位不平等,公立医院之间等级不平等,坑洼不平,所以人才不能自由流动。

 

        我国现行医疗市场限制营利性,尚以非营利性医院为主体,公立医院仍然仿政府机关的等级管理,各个医院之间地位都不平等,医生都是单位人,不能自由流动,所以基层缺少合格医生,不能得到补充,造成看病难。

 

        欲强基层,必须改造医疗市场,必须构建三种机制,以营利性医院为服务主体,使所有医院地位完全平等,人才、资金可以在市场中自由流通。

 

        其实达到三个条件一点都不难,国外居民区都有高水平的民营诊所,居民可以就近、方便的得到医疗服务,只因没有那么多行政管制,放开管制,三种机制就自然形成了。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