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 XYGPL.COM 您是第 3503117 位访问者

NIH削减草案泄露:特朗普放弃生物制药未来?

来源:深蓝观  作者:李昀 刘芝茜  发布时间:2025-04-21   | |

李昀 刘芝茜 | 撰文

王晨 | 编辑

 

这周三(4月16日),一份2026年削减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预算的草案泄露,削减力度高达200亿美元,研究院将经历全面合并。此前,共和党国会议员提出的方案曾提议将NIH的27个机构和中心重组为15个。4月10日,美国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则提出更激进方案:最终NIH只能剩下8个机构。

 

今年对于美国公共卫生服务、生物科学基础研究和来说,是风波不断的一年。在这其中,年投入400亿美金的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算得上是头号受害者。

 

同时,根据STAT获得的电子邮件,美国政府总务办公室要求NIH在4月8日前必须完成人才合同支出减少35%的指令。这直接导致4月初NIH裁员1200人,包括五个研究所的所长和数个实验室的负责人。

 

除了NIH员工,一直依赖NIH资助的科学家们也受到强烈打击。一名供职于美国州立大学的医学博士后回忆,他刚来实验室的时候有七个同事,每人负责一个项目,老鼠多到一个房间都放不下。而自从NIH裁撤经费后,“现在除了老板夫妇就剩我一个。老鼠也杀了好几百只,没钱养,剩下不到五分之一。”

 

在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的叙述中,对NIH“下手”可以归咎于美国目前面临的财政赤字危机和公立机构超支问题。在保守派的眼中,在过去几年里,NIH的一些项目和 DEI(即多样性、公平性与包容性)议题绑定,对于社会效率没有明显贡献。尤其是在中美竞争的语境下,这些支出对美国的最终胜出毫无作用。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么?一些当地科研人员给出了不同的视角和答案。

 

一名美国生物制药领域投资人认为,这项政策的考量主要是政府收益在医药科研中不明显。NIH 在早期科研投入中资金消耗大,约90% 的投入可能打水漂,而资本在后期摘桃子获利。 政府认为自己做了 “冤大头”,于是希望通过调整资金投入方式来改变这种局面。

 

但这种调整必然会打破市场秩序。“受影响最大的是小公司,会导致早期项目估值偏低,临床项目估值偏高。因为 NIH 若不兜底早期项目,资本出于逐利和风险规避,不愿投资早期项目,更愿意抢临床项目。”长此以往,产业链中的早期临床项目数量锐减,甚至消失,并不利于市场的健康供需关系。

 

此外,整个生物科技生态也面临波及,特别是那些依赖SBIR(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拨款的初创公司。一位MIT教授坦言,“这些公司本来就很难申请到联邦资助,现在几乎完全依赖风险投资。”

 

同时,这项新政还会切实地造成公共利益损失。彭博社统计发现,近40%被取消的R01项目资助(NIH发放给研究人员的经费,一般为5年)的研究尚未产生结果,这意味着该机构之前的所有投资都不会惠及公众。

 

从目前看来,当前针对NIH的缩减政策已经对很多研究项目和人员造成危害;而且顺延几年之后,也许会对未来整个北美的生物医药行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01-

和高校的争斗

 

今年2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间接经费(indirect cost)比例从原本平均的60%-70%削减至15%,以每年节省40亿美元预算。

 

虽然表面上科研总经费未被削减,但这种“变相紧缩”已在学界引发轩然大波。

 

“如果我从NIH拿到100万美元的项目资金,学校过去可以拿走60万或70万美金用于支持实验室运营、行政管理等开销,现在只有15%了。”上述MIT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经费没变,但学校分得少了,今后就难以继续提供实验室支持。”

 

这种削减不仅影响到项目运行效率,还直接威胁到高校科研的可持续性。上述教授指出,一些高校已开始冻结招聘、暂停新项目审批。“账号里没钱,就不能雇人。虽然目前不会裁员,但也不能增加人员。”

 

3月,该政策引发了一些对抗事件,月初,马萨诸塞州美国联邦地区法官安吉尔.凯利发布的初步禁令暂停该政策的执行。同月,由于哥伦比亚大学在应对校园内反犹主义行为上被认为措施不力,特朗普政府宣布取消哥大4亿美元的联邦拨款和合同。3月12日,NIH终止了对哥大的约 400 项拨款,并命令其研究人员停止相关工作。

 

时间来到4月后,被卷入的高校越来越多。

 

3月31日,美国教育部、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以及美国总务管理局表示,正在审查哈佛大学及其附属机构与联邦政府之间价值2.556亿美元的合同,以及87亿美元的多年期拨款承诺。审查的根本原因在于,哈佛校内爆发了和哥伦比亚大学一样的学生抗议活动。

 

4月14日,哈佛大学校长艾伦·M·加伯在致全校师生的邮件中宣布,学校将拒绝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多项要求,包括:解散多DEI项目,限制学生抗议活动以及接受联邦政府对学校的全面审查等。

 

从上述的一系列风波可以看出,所谓的NIH新政,也许一开始的提议初衷是为了减少生物医药科研过程中的资金浪费,但如今却已经跳出原本轨道。

 

因此,在DEI议题上最为活跃的学术界,首当其冲成为了“整改”对象。

 

上述医学博士后表示:“现在整个美国学术界可以说是进入了寒冬。经费缩紧非常严重,不仅找不到人,有些已经拿到postdoc offer的人,最后也因为没钱被取消了。”

 

一名公共卫生专业的在读博士后也提到, 自己从朋友申请NIH经费的朋友那里了解到今2月以后,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审核周期拉长。“原本两三个月出结果,现在很多都卡在review环节,半年了还没有出结果。”

 

通常情况下,NIH会在两个独立的专家小组审查研究提案后授予研究经费。但在1月22日,这两个小组的活动却突然无限期暂停。四月,活动暂时恢复正常,但会议时间从原来的8小时被缩短只有几小时,大大影响了项目拨款的效率。

 

-02-

中美对抗的叠加

 

而在一众科研人员中,对变化感受最深的又当属在北美学术界求学或工作的中国人。

 

上述医学博士后是在xxx年入职实验室的。在2022年-2025年,整个医学中心只新招了3名中国人;而在过去,“一年一个实验室就能有十个中国人。”

 

不仅是在招人方面,来自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想要拿资助也变得更难了。“以前,K99这种funding没有绿卡也能申,现在基本不给没绿卡的人了。很多年轻的中国postdoc、junior faculty想申请funding都被卡住。”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是美国高校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之一,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攻读生物医药相关专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9 年的报告显示,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博士生和博后群体中,亚洲裔占31%,教职员中占 21.3%,长聘教职员中占 12.3%,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华裔或中国籍人士。

 

而就在几天前,4 月 2 日,NIH 宣布禁止位于中国等 6 个国家的科研机构及研究人员访问其 “受控访问数据仓库”,涉及人类基因型 - 表型数据库(dbGaP)、基因组云平台 AnVIL 等关键生物医学数据资源。

 

这也意味着:当美国对与中国的生物科学方面合作限制升级,叠加上经费缩减后,未来将由许多依赖 NIH 数据的国际合作项目被迫中断,两国的产学研连接难度进一步加大。

 

上述医学博士后预测,在数据库封锁后,“以后试剂也可能断供,到那时候,中国科研会面临很多基础层面的瓶颈。”

 

对于这个现象,他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目前,全球科研系统的动力在消失。“过去40年是全球化,中美工资差推动了世界经济繁荣。你只有经济繁荣,才有闲钱搞研发。科研本来就是烧钱的,投入产出比接近于零。”而现在,由于中美的差距在一点点变小,曾经的繁荣条件将不复存在。

 

也许从竞争的角度来说,对中国而言NIH的变化未必是一件坏事:比如当美国的早期研究项目减少后,中国可以填补在这一环节上的空缺,在生物医药的技术实力方面再向前一步;

 

但从合作的视角来看,科研的资金、人才、技术、市场都需要国际化才能可持续,因此,即使未来能够在早期研究上“弯道超车”,对于最终的落地也没有太大作用。

 

-03-

被放弃的生物制药未来?

 

和特朗普政府对生物医药行业的节省态度形成对比的,是其对AI行业的一掷千金。

 

上述投资人提到,生物医药科研受阻后,当前美国早期项目多集中在 AI 化领域,AI 投资占整个投资额的 80%。“未来 AI 有治疗人类疾病的必然趋势,大家会押宝此类小公司,但这类公司数量多,资本投入相对少,所以找投资也比较困难。”

 

上述医学博士后也相信,AI也许是突破“科技突破”的门槛的法宝。特朗普上台后,政府引领着资本,向AI领域投入巨量资金。今年1月,特朗普在白宫宣布了名为 “Stargate”(星际之门)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该项目由 OpenAI、软银和甲骨文成立的合资企业发起,启动时计划投资1000 亿美元,四年内计划投资 5000 亿美元,用于在美国建设数据中心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特朗普并不是胡乱砍预算,而是收拳聚力,要‘全力打出一拳’。而这一拳,不是砸在生物医药上,而是在AI和太空科技上。”他说。“这些东西如果突破,人类社会会进入新阶段。但也可能倒在黎明前。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巨大的不确定性,机会和风险同时存在。”

 

然而,被特朗普政府所放弃的生物医药的未来,正决定了许许多多人的现在。

 

在特朗普政府眼中,NIH政府资助的DEI相关问题,和科学之间毫无关系,因而是一种浪费。但上述公共卫生博士生反驳称,很多医学生物学问题之所以与DEI挂钩,是因为人类健康必然涉及性别、收入、种族等DEI要素。

 

而如今,当这些问题不再被关注,相关的疾病防治也必然受到影响。“现在因为DEI相关的课题更难拿到经费,很多人不得不调整proposal结构,但有些研究是无法避开DEI议题的。”他说。这些被NIH卸下的费用负担,最终必然会变成社会系统的负担,被系统内其它环节所承受。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