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 XYGPL.COM 您是第 3594749 位访问者

想象的国谈vs真正的国谈

来源:“华记”公众号  作者:华记  发布时间:2025-11-06   | |

一年一度的国谈刚刚落下了帷幕,结果自是有人欢喜有人忧。说起国谈,时至今日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然而真正能参与其中的人并不多,所以在药界的普通小牛马们对于其真实的状况,并不是十分的清楚。我没有亲历过国谈,一是因为部门不对口,在我的几家老东家公司,国谈都是市场准入部门的事情;二是因为级别不够高,参与国谈的业务部门的人也有,但都是BUD级别的,咱没那个资格。

  

当然,我和很多好奇宝宝一样,都曾经想象过国谈的样子,相信像我这样的人并不少。1000个人心目中,应该会有1000个假想出来的国谈场面。随着这些年参与国谈的朋友透露出来的国谈现场真实的样子,我对比了一下,发现我的想象和真实的国谈完全不是一回事,今天就趁热聊一聊这个话题。

  

01 现场气氛

  

我的想象: 企业的代表带着详实的资料,用雄辩的口才,拿出舌战群儒的气势,面对着专家代表团滔滔不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专家频频提问,代表从容回答。经过激烈讨论,最终,谈判双方达成一致,握手敲定价格。

  

实际场景: 资料当然是有的,但展示大概是没机会的。讨论也许是激烈的,但基本是围绕价格的高低,没有太多其他的东西。不需要雄辩的口才,只需要合适的价格。

  

02 神秘的信封价

  

我的想象: 是专家团基于药物经济学的考量测算出来的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对标的参考治疗药物,应该也是目前市场上比较晚上市的、相对价格处于中高位的新产品。

  

实际场景: 信封价其实不仅仅基于药物经济学的考量,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是医保的实际支付能力。所以,只考虑药物经济学是我们药企一厢情愿的想法。至于对标的现有治疗药物的选择,专家团自有他们的考虑方式和逻辑,可不会完全遂了我们的心愿,去选一个现在还比较贵的新产品作为对标,甚至已经集采后的产品价作为对标价格也是曾经出现过的。

  

03 关于全球最低价

  

我的想象: 明显低于这个产品的全球最低价,在我看来是诚意十足的报价方式,这怎么着也得纳入医保考虑了吧。

  

实际场景: 低于全球最低价可能只算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毕竟中国市场足够大,足够有吸引力,是deserved一个全球最低价的。

  

04 关于专家团的权限

  

我的想象: 参与谈判的都是医保系统的资深专家,他们对于最终价格的决定权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实际场景: 专家也是现场开启已经由幕后智囊团给出的信封,知晓谈判的基准价。企业在报价阶段如果给出的价格超过信封价的115%,直接出局不必再谈。现场专家只是负责报价已经落入信封价范围之内的产品,尽可能往下压一压。所以,现场专家的谈价权限是被限制的,并没有很大。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