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网!您是第 3217552位访问者

【医改观察】关于基层医生“涨薪”,应重视发挥“市场之手”

来源:新医改评论  作者:王秀华  发布时间:2018-03-21   | |

       据媒体报道,3月9日下午3时,国务院各部委主要负责人接受媒体集中采访。时任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在接受媒体提问时表示,“将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生待遇,运用县管乡用政策,使乡村医生能力得以提高。”

       如何看待这一信息,笔者有些话想说。

       想说的第一句话是,这笃定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信息。

       基层医生待遇低、任务重、压力大,很多地方基层医生的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为此,不仅这个群体如盼甘霖般希望提高其经济待遇,业界内外许多有识之士也为此而大声疾呼,多方奔走。在两会期间这种庄严的场合,国家卫生主管部门的的主要领导严肃地谈到这个问题,是将这一问题昭示于政府和全社会面前,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是其它渠道和方式难以企及的,因此应对此不能不给予积极评价。

       想说的第二句话是,落实基层医生“涨薪”的要求,既要“找市长”更要“找市场”。

       提高基层医生待遇,不能简单回到找卫生计生委主任和市长还是找市场这条旧路上去,将这两个选择做“单选题”是不靠谱的,是典型的“一根筋”式思维模式。须知社会转型期,市场机制的发育是有一个过程的,不会一蹴而就地在一个早上得到建立和健全,而健全市场机制的首要责任就是政府,你不找他找谁去?但从这枚硬币的另一面看去,政府自身也在改革,也要逐步回归到规则制定、实施监管和提供服务的职能中去。从根本上来说,提高基层医生待遇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建立起一套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正向激励机制,而不是仅仅靠中央和地方财政“撒胡椒面”式的去“涨薪”。这种“涨薪”犹如潮水,涨和落是互相交替的。从客观效果看,历史的教训已经多次证明,“撒胡椒面”式的涨薪,“大锅饭”式的涨薪,其结果只能是养懒汉 甚至把勤汉养成懒汉。

       想说的第三句话是,谨防“涨薪”承诺落空,“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重要。

       回顾医改进程,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匹配,是导致医院补偿机制长期难以理顺、许多医改措施难以落实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种财政背景下,怎么落实对基层医生的“涨薪”承诺,防止成为一张空头支票?关键是要发挥相关部门规则制定者、行为监督者和裁判者的角色定位,通过深化改革,将医生从包括体制枷锁等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而不要将自己身份降低到“保育员”的身份中去。

       想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要重视通过发挥“市场之手”去解决“涨薪”问题。

       由于多种原因的存在,包括基层医生在内的中国医疗卫生人员,其显性收入和付出的劳动难以形成正比,但市场规律总会通过这样那样的方式来发挥作用,经济规律就是经济规律,你承认与否,它都会发挥自己的作用,你不承认它的作用和提供其正常发挥作用的条件和舞台,它就会以另一种隐性的、地下的方式去发挥,压是压不住的,绕是绕不开的,由于违反经济规律而碰壁而受到惩罚的教训还少吗?由此看来,是否“涨薪”是个伪问题,通过何种方式去“涨薪”才是真问题!如果上上下下都都对此视而不见,都把提高医务人员待遇的聚焦到政府的钱袋子上去,真正的补偿机制和正向激励机制就难以得到建立和健全,其结果呢?既陷政府和医生双方于不义,患者也难免受池鱼之殃。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