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 XYGPL.COM 您是第 3434628 位访问者

消息称:基药目录最快6月调整,创新药有望纳入

来源:健识局  作者:李傲  发布时间:2023-05-18   | |

  

5月10日,全国卫生健康药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国家卫健委明确基药、儿童药、短缺药是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

  

卫健委主管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如今距离上一版目录已经过去四年,下一次何时更新,企业都很关注。

  

这几年里,不少公司都在补临床数据、办学术会议,希望把自家产品送进目录。不过,创新药企对基药目录一直没什么热情,认为基药目录不太可能纳入刚批准上市的创新药。

  

实际上,创新药面临着严峻的“进院难”问题;反观基药,有“986”、“1+X”等多重政策在身,进院并不难。

  

今年的基药调整,可能是创新药进院的一次重大机会。

  

创新药调入基药目录是应有之义

  

有消息称:新版基药目录将在6、7月出台,数量将扩容至千种左右。不出意外的话,医保目录内的创新药将有机会纳入到基药目录中。

  

健识局就此询问了多位创新药企人士,多数都表示没考虑过基药目录。创新药企对基药的认识大致都是:基药不都是廉价药吗?

  

2018年版基药目录修订后,12种临床急需的肿瘤新药被纳入,当年6月获批上市的丙肝新药“丙通沙”,也就是俗称的“丙三代”也被纳入。彼时,北京医药卫生经济研究会秘书长范长生提出:到了2018年版,在制定标准上,思路进行了大幅调整,不再“唯低价是取”。

  

国家卫健委主任曾益新也讲到:那些确实是医学上特别重大的突破,能给老百姓带来确切的、很好的疗效的药品,都会在基药目录中体现。

  

只是在那以后,基本药物目录再未调整,今后的基药目录会不会纳入高价药,谁也不知道。

  

而且,2018年之后这几年,正是国内创新药风起云涌的几年,也是国内医药市场格局巨变的几年。几款国产PD-1,一大批抗癌药物、免疫药物等都诞生于这几年,医保政策也在改变准入的游戏规则。

  

所以,基药目录的新调整,会不会从这些临床需求面很广的创新药里面找灵感?

  

基药绑定的是基本治疗需求,而不是廉价。只要是临床上确有需求,而且药物经济性又合适,就有可能进入基药目录。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此前就有过这样的表述:基药目录在更加突出药品临床价值的同时,强调实行动态调整,对新审批上市、疗效有显著改善且价格合理的药品,可适时启动调入程序。

  

2018版基药目录落实时,原国家卫计委明确要求:提高基药使用比例,基本药物不占药占比等。以2018年进入基药目录的几款创新药为例,吉非替尼、埃克替尼在等级医院的销量都有大幅上升,反观目录外,同为第一代EGFR靶向药的厄洛替尼则表现趋于平稳;眼科用药中,进入基药目录的康柏西普、雷珠单抗均有成倍上涨,目录外的竞品阿柏西普则表现一般。

  

基药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果能够得到延续,将十分有利于入选品种。

  

解决创新药进院难

  

基本药物享受了大量政策利好,同时也的确存在使用率偏低的问题。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20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情况》,基本药物采购品种数和占比逐年提升。其中门诊患者基药处方占比超过50%,住院患者基药使用率达到95%。

  

但这仅仅是使用率,具体进院率,基药其实是不达标的。

  

2023年4月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2021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提到:基本药物主体地位不明显,二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采购品种数占比45.73%,较2020年下降1.06个百分比。相比986政策要求二级公立医院的80%配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级医院的基药使用问题同样突出。根据去年1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全国三级医院基本药物采购品种数占比为42.59%,较2020年提升0.70个百分点,相比政策要求“三级公立医院的60%配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位医院管理者向健识局表示:“基药比例不达标的问题,并不是很重要。”

  

这种看似“不重视”的心态,源于当前基药目录品种设置的不合理。2018年版基药目录共列入685个品种,一家三级医院即使百分百纳入目录中的基药,为了实现60%的基药配比,全院进院品种只能控制在1141个以下;二级医院则只能配置856个品种,否则60%的基药配比就无法达标。

  

然而,按国家卫健委的另一个规定,三级医院药品品种数最高可达到1500种;二级医院可达1200种。如果明显低于这个数量,医院否则无法承接日常治疗需求。

  

基药的986政策,让几乎每家医院都处于“基药配比不达标”的状态,医院管理者自然也就不重视基药配比了,反正都不达标。总不能为了达标去降低进院品种数,影响日常治疗需求。

  

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大幅提高基药数量,如提高到900种,保证大医院在配置1500种药品的情况下,可以依然满足60%基药占比的要求;另一个办法,就是将医院广泛使用的“非基药”纳入到基药目录来,这样就能快速调节基药比。

  

近几年创新药大量上市,医院里“非基药”品种越来越多,把其中一部分调入基药目录,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也有利于给创新药进院腾出空间

  

健识局注意到,近期,热衷于基药目录调整话题的,基本都是拥有独家品种的中成药企业。今年以来,包括葵花药业、一品红、桂林三金、佛慈制药、盘龙云海在内的中成药企业都公开表态,要力争旗下品种进入新版目录。

  

创新药企或许实在难以相信,基药目录真的会拥抱不算便宜的创新药。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