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 XYGPL.COM 您是第 3434626 位访问者
近日有读者反馈一个问题:“我们医院实行DRG付费,在上半年差额五十多万,为何经过医保一清算,就变超额了?”
DRG/DIP试点区域基本已实现实际付费,在实际付费过程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威力显露无疑,根据健康界的相关报道,DRG实施后,有医生收入降低15%,有科室一年亏500万。许多医院仍旧不明白为何会亏损,到底是如何亏的。这些对于许多医生、医院管理人员来说还是一笔糊涂账。
DRG/DIP下医院为何会亏损,需要弄清楚这几个问题。
先来回答文章开头读者抱怨的这件事,“上半年差额五十多万,为何经过医保一清算,就变超额了?”
如图所示,医保支付给医院的住院费用,无论是DRG还是DIP都是减去患者自费部分的。也就是说,无论DRG还是DIP,医院先承担患者自费+医保付费的部分,医保战略购医院的服务,为患者代替支付医保那部分。所以最终给医院的返款是扣减了患者自费的部分,同时还有一系列的考核系数的加权,例如北京医保部门设置的医保使用绩效考核系数(考核CMI与权重、低风险死亡率的加权模型)对医保费用返款进行正向或者负向加权,或者在支付过程中,医院出现了一些医保违规的事情,例如低码高编、高码低编,被医保查实后会罚款。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总体分值不可控,但是患者自费部分和考核系数、审核扣减等费用都是可控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医院内部医保部门自己核算是医保差额50万,变成了医院倒超支了,影响的因素就是这些可控因素。是否是因为患者自付比例太高,亦或者医院产生了违规,年度考核系数未达标,这都有可能影响最终的医保结款。所以医院更加不要陷入一个误区:【DRG付费,增加患者自费比例我就不会亏】。这样只会亏得更惨。
DRG/DIP不同倍率的病组/病组费用是怎样结算的?
DRG不同倍率:
众所周知,DRG实行“一口价”,也就是所谓的打包价,同一疾病相关组支付标准一致。而某一疾病相关组支付标准=权重*费率(标杆值,也有试点区域以点值代替),某个病例进入某DRG病组后,其实际费用相比于该DRG病组支付标准的倍数,即为“倍率”。DRG病例分为低倍率、高倍率和正常倍率。
公式:倍率=病例产生费用/该DRG病组支付标准
△某地DRG股骨骨折不同倍率病例分析
由上图可见,高倍率病例是DRG支付方式下亏损的主要来源,但也需警惕高于1倍倍率,低于高倍率标准的正常倍率(如图:正常倍率情况1),虽然亏损比例较少,但也是真金白银,刀刀到肉。低倍率病例虽然不亏不赚,但长期以往,此类病例容易陷入“囚徒困境”,就是疾病治疗金额越来越低,事情还是做了这么多,价值得不到体现,通俗来讲就是做了“无用功”,伤害虽不大,但容易打击积极性。
DIP不同倍率:
DIP病种的正常倍率与低倍率、高倍率病种分值是如何结算的呢?
(一)正常范围病种分数:
正常范围病种分数=该病种标准分值(以病种分值库为准)
(二)偏差病例分数:
情况一:病例费用在50%以下的病种
病例实际发生的住院医疗总费用,在该病种组合同级别医疗机构当年度平均住院总费用的50%以下的,按如下公式计算:
病例费用在50%以下的病种分数=(该病例住院费用/该病种组合同级别医疗机构当年度平均住院总费用)×该病种标准分值。
情况二:病例费用在200%以上的病种
病例实际发生的住院医疗总费用,在该病种组合同级别医疗机构当年度平均住院总费用的200%以上的,按如下公式计算分值:
病例费用在200%以上的病种分数=(该病例住院费用/该病种组合同级别医疗机构当年度平均住院总费用-1)×该病种标准分值。
为什么科室DRG结算后,病组在正常倍率区间都有盈余,最后财务一算账还亏了?
因为DRG医保支付后显示盈余却不一定真的盈余,因为成本有可能高于支付标准。
例如某正常倍率病例:EJ11-呼吸系统其他手术伴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相关DRG病组,采用【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的患者。总费用35120,标杆费用:38250,账面结余3130元。
成本在35120以下,实际盈余大于等于3130元。
成本在35120元-38250元之间,0≤实际盈余<3130元。
成本在38250之上,盈余为负数。
所以DRG/DIP下医院的真正结余,并不是简单的病组/病种支付标准-病例支付费用,而是病组/病种支付标准-病例实际发生成本,而单个病组/病种成本是由“人力成本(可控)+药品成本(可控)+材料成本(可控)+固定资产成本(不可控)”而组成。所以针对DRG/DIP下医院想要获得真正的盈余,应当重点控制可控的成本。降低人力成本方面,该考虑如何降低住院日,降低药品和材料成本方面,就需要减少大开药物以及大开检验检查,减少不必要的防御性检查以及降低药占比。降低固定资产成本,其实也有小部分是科室自己可控的,例如少进一些设备等。
所以在这里,财务的成本核算也显得尤为重要。DRG/DIP付费不要只顾眼前的“苟且”,还要考虑成本的“诗和远方”。
分享到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