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 XYGPL.COM 您是第 3434625 位访问者
前言
近期各大媒体都在探讨我国居民2023年年住院率达到21.4%,为历史峰值。
过去我们谈过湖南为全国住院率第一的地区,医保有极大的调控空间(三个湘雅医院2024年收入预算都为负增长)
同时重庆近些年通过医保调控,住院次均大幅下滑等情况。
大多数媒体都是医保视角,本期我们从医院视角进行探讨。
参考
2013~2023年我国经济公报,国家统计局
2013~2023年我国卫生事业公报,国家卫健委
2022年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国家卫健委
我国住院率破20%全球罕见,将给医保资金带来怎样的影响?三联周刊
首先我们调取几组数据(2013~2023年),2023年我国:
GDP达126万亿元,近十年增长122%(按不变价格,下同)
人口达14.1亿人,近十年增长3%
60岁以上人口达2.97亿人,近十年增长47%
居民期望寿命78.6岁,近十年增长4%
卫生总费用为9.1万亿元,近十年增长186%
CPI(物价指数)近十年增长19%(估算)
近十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以及人口快速老龄化双向buff之下,
医疗资源的持续性投入,
卫生总费用增速超GDP增长。
卫生医疗机构107万所,近十年增长10%
医院达3.8万所,近十年增长55%
总床位达1017万张,近十年增长65%
卫生人员达1524万人,近十年增长56%
诊疗人次达96亿人次,近十年增长31%
居民年均就诊6.8人次,近十年增长26%
入院人次达3亿人次,近十年增长57%
居民年住院率21.4%,近十年增长52%
近十年医疗资源的持续投入,
床位增长比卫生人员及入院人次都要高【或为卫生GDP增长主要因素】
结合病床使用率的考量和平均住院日的持续性下降,
医院运营压力较大,
医院患者住院次均费用约为门诊的30倍,
且医院为二类事业单位,财政补助约占医院收入的10%
医院需要解决自我发展问题,结合医保报销政策导向,
医院收住院率上升,周转加快,总服务量提升。
入院人次的增长约为门诊人次增长的2倍。
医院口径下:
诊疗人次增长55%
入院人次增长75%
总床日增长57%
百门急诊入院增长11%
病床使用率下降11%
平均住院日下降10%
医师日均担负床日下降12%
门诊次均上浮75%
住院次均上浮39%
床日次均上浮55%
床位资源的持续性投入,
导致病床使用率难以提升到较高水平。
总床日的增长实际与诊疗人次增长一致,
结合地区医院绩效考核要求平均住院日下降,
实际可能服务患者人头数量并未有明显提升(或存在拆解住院情况)。
探讨
床位资源的快速投入为卫生资源消耗根本原因之一。
住院率的增长主要为人口老龄化+医保报销政策+医院运营需求(可支配资金)+医院平均住院日考核等多个因素组合而成。
本年度是否还会增长?
结合四川省上半年医院运营数据来看:
2024年第一季度,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出院650.10万人次,同比增加17.8%,增加98.4万人次;
2024年第二季度,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出院580.39万人次,同比减少0.4%,减少2.2万人次;
2023年第一季度出院人次增加82.3万人次,第二季度出院人次增加113.4万人次
整体增长下降,结合地区次均费用控制来看,预计今年地区居民年住院率仍然会达到新高度。
降低平均住院日的逻辑?
从经济数据上看,床日次均在手术日之后逐步下降,存在较大的压缩空间。结合医院绩效考核,医院主动降低平均住院日的动力强劲。
根据国家卫统数据,2018年65周岁以上人员两周就诊率达43%,2023年的数据只会更高。
于保荣:国家医保局工作人员曾在8月一场DRG2.0版分组方案解读活动中提到,职工医保的退休人员住院率接近50%,即每两个退休人员,就有一个人要住院治疗。
金春林:居民住院率多年来的增长,确实有客观的社会背景,包括老龄化的进展、医保报销比例的提高,所以一部分原来没有的住院需求,渐渐被释放出来了。另一方面,高住院率背后也有主观诱导因素存在:一是我国医院的扩建,导致诱导服务、诱导患者住院,二是我国医保政策的设计中,门诊报销较低,所以为了能得到报销,很多不应该住院的患者,就从门诊转到住院治疗,从而推高了我国的住院率。
金春林:西部医院的住院率比较高,首先可能还是和医保制度有关——西部地区的门诊报销比例更低,报销范围更窄。其次,这可能也和西部的疾病谱有关系,即与一个地区的健康状况、卫生习惯、发病率、患病率等有关。第三,和西部医院的整个经营状况有关,曾有研究证明,医院经营状况越差的地区,过度住院的可能性就更大,医保支付能力越差的地方,住院率反而更高。三级医院的住院率偏高,和三级医院总床位数的增加有关。
床位增长因素?
金春林:目前对于三甲医院及其院长的评价考核标准,往往是它的规模、床位和收入,这种评价方式推动了医院不断扩建。再者,我们的老百姓现在都喜欢到三级医院看病,门诊流量大大增加。而过去疫情期间的医疗短缺也造成了影响,大家普遍觉得一床难求、床位不足。在以上几个因素的合力推动下,现在三级医院的床位扩张就比较明显。
于保荣:过去我们的医疗卫生服务规划,一直在鼓励床位的增长,认为这体现了我们医疗服务水平的上升。我去过很多地方调研,有的官员认为医院建得越多是政绩的表现,支持大医院到处“开分店”,北京市内没地方就跑河北去,上海市内没地方就跑到安徽去。
2021年全国实现收支平衡的公立医院占比为62.9%,比2020年降低8.2个百分点,而且价格补偿比例较低的省份,亏损的医院比例较大。
一方面是,价格调整不到位,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结构优化进展缓慢,医疗服务收入提升缓慢,医院可支配收入来源没有保障,医院虹吸与逐利动机仍然存在。
2021年全国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医疗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验、检收入部分)占医疗收入比29.1%,与三明的43.1%(2021年)还有很大差距。2012-2021年,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年均增长0.4个百分点,与药品耗材采购改革的进度不匹配。
另一方面是,价格调整不到位,人员支出比例高于医疗服务收入比例,人员支出增长快于收入增长,给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带来压力。
2021年全国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29.14%,而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占比平均为37.31%。2022年1-9月公立医院总收入同比增长5.4%,人员经费同比增长9.3%。
2023年广东省4成医院亏损。
广东解决方案:
一是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强化公立医院运营保障;
二是继续加强落实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以示范项目主体方案和8大子项目为重点,有效推动全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增加公立医院“造血”能力;
三是加强公立医院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优化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升收支平衡机构比例。
分享到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