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 XYGPL.COM 您是第 3493442 位访问者

多地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3-31   | |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是医保制度有机构成的基本要素,与“大数法则”效应、基金使用效率和保障能力有直接关联。提高基本医保的统筹层次,不仅是缩小区域差距、提高基金运行效率的关键举措,更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提高基本医保统筹层次工作,多次作出高位部署,要求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2021年、2022年、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先后三次提出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强调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在基本医保制度健全完善过程中,国家医保局积极指导各地按照政策统一规范、基金调剂平衡、完善分级管理、强化预算考核、提升管理服务的方向,推动省级统筹。

  

从当前各地的推进情况看,在前期10个省份已实现基本医保省级统筹的基础上,2024年又有多个省份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因地制宜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相关工作。

  

从险种来看,一些省份从单个险种(即职工医保或居民医保)入手,如山东省聚焦职工医保,于2024年1月起启动实施职工医保基金全省统筹调剂;山西省则专注于居民医保,在方案中提出统一全省居民医保基金管理模式,建立调剂金制度。一些省份采取分阶段推进的方式,如安徽省在推进省级统筹的文件中明确,2025年先实施居民医保省级调剂金制度,一年后实施职工医保省级调剂金制度。还有一些省份选择同步推进两个险种省级统筹,如四川省于2024年1月同步推进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省级统筹。

  

从实施模式来看,各省份形成了两种省级统筹典型路径。早期实现省级统筹的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和海南、西藏等省份,采取了统收统支的模式。新晋改革省份更多考虑现实基础,大多选择调剂金模式,如江西省、陕西省均在2024年印发相关文件,明确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市级统收统支为基础,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省级统筹调剂制度,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基金分险种建立省级调剂金。

  

从改革成效来看,省级统筹地区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首先,医保基金安全性显著提升。统筹调剂扩大了“资金池”,有效提高省级统筹地区医保基金筹资能力、支付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从机制上有效减轻部分地区医保基金风险。如四川省自2024年开始实施省级统筹,省级调剂金实施总体平稳,基金调剂有效,缓解了省内多个市州医保基金支出压力,多地已脱离基金风险预警,运行状况有所好转。

  

其次,医保制度公平性有所增强。实施省级统筹,能够有效推动省级统筹范围内各地区在医保筹资、待遇、管理、服务及信息系统等方面逐步统一,缩小地区差异、提高服务质量。如安徽省在推进医保省级统筹中明确逐步实现参保覆盖范围、筹资缴费、待遇保障、基金运行、基金调剂、医保支付、医保公共服务“七统一”,促进医保制度更加公平。

  

最后,基金管理效益得到提升。省级统筹有助于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如四川省明确对各地违反规定造成基金增支或损失的情况作相应扣减,充分发挥调剂分配对风险管控的重要作用,倒逼市(州)加强基金管理,压实主体责任。宁夏在前期建立调剂金申请考核机制的基础上,将调剂金管理方式由“被动申请”调整完善为“主动补给”,明确以事前调剂“风险”为目标、事后考核为“指挥棒”,充分发挥医保基金使用绩效、基金监管、审计巡视等综合考评作用。

  

推进省级统筹并非简单提高基金共济范围到省一级的改革,而是系统集成的系列工作和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绵绵用力的过程。随着更多省份加入改革行列,我国医保制度将朝着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不断迈进。(ZGYB-2025.03)

  

原标题: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