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 XYGPL.COM 您是第 3540695 位访问者

1.76亿医院设备招标黑幕曝光,穿透式审计直击医疗采购腐败要害

来源:健康凯歌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06   | |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揭开了冰山一角。6家公立医院通过违规设置排他性参数变相指定供应商,13个医疗设备采购项目、1.76亿元招标程序流于形式。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7家医院接受免费或低价设备后,违规捆绑采购试剂耗材,涉及金额9596.12万元。

  

报告明确,要重点关注金融、国企、医药、基建工程及招投标等领域——这些领域权力集中、资金密集且资源富集;同时聚焦定政策、作决策、审批监管等关键环节,对其中存在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严肃查处,以此形成有力震慑,避免出现破窗效应。

  

穿透医疗系统的“全国审计风暴”

  

今年7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的上半年反腐数据显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42万人,立案52.1万件。医疗系统作为“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被重点点名。审计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覆盖医疗系统。

  

从各省公开披露的情况看,问题呈现多样化、普遍性。深圳在2024年度绩效审计中发现,医用耗材和设备采购存在加价销售现象,耗材加价达1608.83万元,设备加价688.56万元,还存在虚增第三方服务费用以及医保违规结算,其中多结算金额99.25万元。嵊泗县在2024年9-11月的审计中,查出超标准收费、捆绑检查、耗材违规加价、未执行集采等问题,涉及药品采购金额6264.5万元、器械采购金额8056.5万元。广东的审计整改报告指出,部分公立医院存在违法招投标、虚构诊疗项目骗保、高套床位费等行为,已致使公安立案4件,11人被刑事拘留。江苏宜兴、海南、山东、河北沧州、福建福州、湖南郴州、安徽霍邱等地也出现类似的采购、收费、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涉及资金规模巨大。

  

进一步归纳此类问题,在药品耗材采购领域,未执行集采、违规加价、虚假合同、化整为零规避招标等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增加患者医疗负担。设备采购方面,未论证购置、设置排他性参数、闲置浪费、高价中标等问题频出,造成极大浪费。医保基金使用方面,虚构项目、重复收费、超范围结算、系统漏洞等现象导致医保基金流失。收费合规性层面,超标准收费、捆绑检查、外送检验未采购等问题侵害患者权益。内部控制缺失表现为财务制度不完善、往来款长期挂账、未建立审计机制等,而廉政风险如一把手经济责任问题、利益输送、招标内定等更是严重破坏行业生态。

  

面对这些严峻问题,国家卫健委将大型医院巡查(2023-2026)与审计整改联动,要求医院建立采购论证制度、内部审计机制、耗材管理制度。多地卫健委也迅速响应,出台整改清单,致力于推动闲置设备启用、违规费用清退、制度重建。“资金-项目-管理-绩效全链条审查”成为标准操作模式。穿透式审计已从财务账簿延伸到临床一线。审计人员不仅看合同发票,更核查大型设备的配套培训是否落地,对比检查报告与收费项目,甚至追踪一瓶消毒液的入库出库记录。医疗反腐的战场,已经从院长办公室延伸到了设备科和诊室。

  

设备采购的四大隐秘角落

  

广东省审计报告中“6家医院通过违规设置排他性参数等方式,变相指定供应商”的公示,揭开了设备招标舞弊的隐蔽角落。

  

设备的技术参数本是衡量其是否符合医院需求的标准,却沦为了排斥其他品牌的“精确武器”。以某医疗巨头7T磁共振为例,其“孔径70厘米±2厘米”的参数看似普通,却成为某些医院在招标时设置的排他性条款。类似这种精准定制的参数,让其他品牌即使有优质的产品,也难以跨越这一“门槛”。

  

深圳市盐田区妇幼保健院审计整改报告中提出“投标文件截止时间与开标时间均为同一天”,暴露了招标程序中的重大漏洞。正常情况下,合理的时间间隔是为了让投标人有足够时间准备投标文件,以确保充分竞争。如此短的时间设置,无疑阻断了公平竞争,把一些有实力但准备时间不足的供应商被挡在门外,为暗箱操作留下空间。

  

试剂耗材捆绑销售也是医疗设备采购中的顽疾。当一台价值百万的化学发光仪以“捐赠”名义进入检验科,医院看似得到了免费设备,但接下来的就是封闭的试剂供应链。审计人员发现,这种合作模式实质是“剃刀+刀片”的违规捆绑采购”。医院一旦接受免费设备,就必须长期采购该经销商的高价试剂,患者也承担了更高的医疗费用,医保基金也在这隐蔽的流程中变相流失。

  

围标串标也在升级换代。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的日志审计设备采购显示,两家投标公司文件中的股东名单截图竟完全相同,暴露了串标行为的大胆。如今围标串标手段愈发隐蔽,内蒙古财政厅最新监测到16种围标串标行为,已深入到电子投标文件的硬件信息比对层面。这种行为破坏了市场竞争机制,抬高了采购价格,最终损害的是公共利益。

  

设备闲置与过度使用并存的现象同样令人深思。部分医院存在已采购设备因基础条件不达标等原因长期闲置,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湖南省医疗服务能力与医院质量安全指标》文件中明确指出,部分医院存在“过度检查”问题,包括将特定检查项目(如CT、彩超等)作为常规检查向大多数住院患者普遍开展。此外,国家医保局及多地医保部门也通报了医院“套餐式检查”比例过高的问题。过度使用设备不仅增加了患者负担,可能导致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分配。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