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 XYGPL.COM 您是第 3559692 位访问者

耿鸿武:药品和耗材集采从“价格发现”向“价值采购”的演进

来源:CHN药招联盟  作者:耿鸿武  发布时间:2025-09-15   | |

刊于《中国医药报》2025年7月31日第四版

 

我国集中采购政策已经实施 20 余年,其一直担负着一个重要的职能“价格发现”。集中采购的本质就是将医疗机构的采购需求整合在一起,形成大规模的采购量,以量换价,实现采购效益的提升。这种规模优势使采购方在市场中处于更强的议价地位,供应商为了获得大量订单,愿意降低价格以换取市场份额,采购方得以凭借强大的议价能力促使供应商报出更接近成本的价格,从而发现合理的市场价格水平。

  

集中采购通过公开招标、竞价等方式,引入充分的市场竞争,采购方可以清晰地了解各供应商的产品信息、价格水平等,供应商也能知晓竞争对手的情况,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供应商为了中标,会在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展开竞争,尤其是在价格方面会不断优化,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压力会驱使供应商降低利润空间,使得价格逐渐向合理水平靠拢,实现价格发现的功能。

  

集中采购通常会对采购产品的规格、质量等进行标准化规定,这有利于供应商进行大规模标准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标准化的要求也便于采购方对不同供应商的产品进行比较和评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价格最优的产品,推动价格向合理区间回归,实现价格发现。

  

集中采购往往会与供应商建立相对长期的合作关系,这种稳定性使供应商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计划,降低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成本和风险,从而可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水平上提供产品和服务,有利于发现和维持合理的价格。

  

药耗集采功能定位开始转化

  

自 2018 年国家医保局接管集采工作以来,实施以带量为主导的集中采购,在近年来的实践中,逐渐从 “价格发现” 向 “价值采购” 转型,经历了早期以“竞价、议价为主导”的集采后,现阶段已经形成 “综合评议提质量、带量联动保价格、竞价降本、议价保供”的多元集采模式。综合评议集采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如2024年浙江第五批药品、安徽中成药、河南豫东片区联盟、陕西14省联盟、第三批全国中成药联盟、全国中药饮片联盟、江西16省联盟、上海接续采购等多项目均采用了综合评议方式。

  

综合评议是一种将价格、技术、商务等多种因素综合起来进行考量和评价的评标方法,能够从多个维度对投标方进行评估,不仅仅关注价格,还涉及药品或医用耗材的质量、性能、技术参数、售后服务、企业信誉等诸多方面,避免了单纯以价格为导向可能导致的质量问题等,有助于选择出最符合采购需求的产品和供应商。对于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药品或医用耗材,综合评议法可以给予技术创新、产品性能优越的供应商更多机会,促使企业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有利于采购到更先进、更有效的产品。

  

综合评议通过设置多个评价指标,并赋予不同的权重,可以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各投标方的综合实力,减少了单一因素评标可能带来的不公平性,使实力更强、更符合要求的供应商更容易脱颖而出,提高了采购过程和结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由于综合评议法注重对售后服务等非价格因素的考核,这就促使供应商不仅要在产品本身下功夫,还要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如提供及时的配送、专业的技术支持、良好的退换货服务等,有利于提升采购方的整体使用体验和后续保障。

  

综合评议体现了价值采购,首先鼓励技术创新,推动了医疗技术的进步,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康复希望,体现了技术创新带来的价值。其次重视服务价值,实现性价比最优,提高了医疗效率,为医疗机构和患者创造更多的价值。再次避免单纯以价格为导向进行采购可能会导致采购到质量不佳的产品,影响医疗效果。另外,引导供应商不仅关注价格竞争,更注重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整体价值长期价值提升,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为医疗行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价格发现与价值采购本质不同

  

价格发现与价值采购本质上完全不同,但又相互关联。价格发现侧重于通过市场的力量,让价格能够准确反映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市场供需状况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是一个寻找市场均衡价格的过程。而价值采购则是强调在采购决策中综合考虑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性能、技术支持、售后服务、供应商信誉等多个因素,以实现采购活动的性价比最优,追求的是一种综合价值的最大化。

  

表1 集中采购价格发现与价值采购的比较

  

 

价格发现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集中采购的规模优势,打破以往医药市场中价格不透明、虚高的局面,找到药品和耗材在市场中的合理价格水平,挤出价格水分,降低采购成本,减轻医保基金和患者的负担。例如在早期的药品集采中,通过多轮竞价等方式,让药品价格回归合理区间,而价值采购的目标是在采购过程中综合考虑药品和耗材的质量、疗效、安全性、创新性、服务等多方面因素,以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优配置,提升医疗服务整体价值,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如创新性的抗癌药物国谈时,会重点考虑药物对患者生存期延长、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的价值。

  

价格发现重点关注的是价格因素,通过集中采购平台汇集大量的采购需求,形成买方优势,利用市场竞争机制,促使供应商降低价格,以获取性价比高的产品,相对而言对其他因素的考量处于次要地位。价值采购则更注重产品和服务的内在价值,除了价格合理外,还关注产品的质量标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疾病的综合治疗效果、是否有助于提高医疗效率、减少并发症等,以及供应商提供的配套服务,如培训、技术支持、售后维护等。

  

在采购决策依据方面,价格发现主要依据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来进行采购决策。通常会设定价格标准和降幅要求,在满足基本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选择价格最低或降幅最大的产品或供应商。如在一些地方的药品和耗材集采中,以价格为主要筛选标准,选择报价最低的企业中标。价值采购决策依据更为综合和全面,会建立一套涵盖质量、疗效、安全性、经济性、创新性等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产品和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来确定采购对象,而不是单纯以价格作为唯一的决策因素。

  

从实施方式上,价格发现常采用集中招标、竞价、谈判等方式,通过采购量的集中来吸引供应商参与竞争,以达到降低价格的目的。在操作过程中,比较注重采购流程的规范性和透明度,确保价格竞争的公平、公正。价值采购除了运用一定的招标、谈判等手段外,多采用综合评议,加强与临床专家、医疗机构、患者等多方面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开展临床评价、专家论证、患者需求调研等活动,全面了解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以此为基础进行采购决策。同时,还会注重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鼓励供应商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价格发现在短期内能有效降低医药产品价格,对抑制医药市场的价格虚高现象效果显著,使医保基金和患者直接受益。但可能会导致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产品质量,或者一些中小企业因价格竞争压力大而面临生存困境,不利于医药产业的长期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而价值采购引导医药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的研发创新、质量提升和服务优化,推动医药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鼓励企业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来获得市场份额,有利于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医药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我国集中采购健康发展的方向

  

我国药品耗材集中采购从价格发现到价值采购,是制度成熟的表现,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医保战略购买未来的方向。

  

早期的价格发现主要是为了挤压虚高价格水分,而价值采购在此基础上,更注重药品耗材对于医疗质量提升、患者健康改善等深层次价值,使采购制度的目标更全面、更科学。价值采购需要建立更复杂、更精细的采购规则和评价体系。例如综合评议法的应用,需要明确各项价值指标的权重、评价标准等,这相比于简单的价格发现阶段,对采购制度的规则设计要求更高,也意味着制度更加成熟。

  

国家相关部门在推进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改革中,不断强调质量优先、鼓励创新等价值导向。如在集采政策中对创新药、创新耗材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倾斜,引导采购向价值采购方向发展。价值采购通过综合评估,可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药品耗材,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更有效地利用医保基金,实现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带来的医保基金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估体系成为价值采购的挑战。价值采购除关注价格外,应涵盖药品耗材的质量、性能、安全性、有效性、创新性、兼容性、售后服务等多个维度。如对于药品要重点关注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等,对于高值医用耗材要评估临床价值和与现有医疗设备的兼容性,对各项评估指标进行量化,根据重要程度为每个指标赋予合理权重。当出现新的治疗技术和药品耗材时,要及时将相关因素纳入评估体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和医疗机构对药品耗材的需求不再仅仅满足于价格低廉,而是更注重质量、性能和适用性等。价值采购能够更好地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需求,适应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未来将有更多的数据和技术手段用于对药品耗材的价值评估,为价值采购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推动价值采购不断完善和发展。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