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 XYGPL.COM 您是第 3565199 位访问者
业财融合是现代医院管理的核心引擎,其目的是打破业务与财务之间的壁垒,让数据驱动决策,最终实现医院的精益化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一、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与业务计划脱节
现状:许多医院的预算编制仍由财务部门主导,采用“增量预算法”,以上一年度为基础简单增减。业务科室参与度低,将其视为财务任务,而非管理工具。
问题:预算与医院的战略目标、年度业务计划(如新项目开展、病种结构调整)严重脱节,导致预算编制缺乏前瞻性和导向性,执行时偏差大,失去管控作用。
(二)科室成本核算粗糙,运营分析浮于表面
现状:成本核算多停留在科室级,且间接成本分摊方法简单粗暴(如按收入或人员比例分摊),无法准确反映真实成本。
问题:成本数据失真,无法用于精准定价、效益评价和流程改进。运营分析报告往往只是数据的罗列,缺乏对数据背后业务动因的深入解读,无法为科主任提供有效的管理建议。
(三)DRG/DIP成本核算体系缺失,效益分析无从谈起
现状:医院普遍熟悉科室成本核算,但对DIP/DRG病种成本感到陌生,尚未建立有效的核算体系。
问题:医院只知道DRG/DIP组的收入,却不知其成本,无法判断哪些病种盈利、哪些亏损,“蒙着眼睛打仗”,在医保支付谈判和内部管理中极度被动。
(四)绩效管理滞后,无法适应DIP改革
现状:绩效方案仍与“项目收入”或“收支结余”强挂钩,鼓励“多做项目多收入”。
问题:与DRG/DIP“打包付费”、“结余留用”的理念背道而驰,绩效指挥棒不仅无法激励医务人员主动控费、提升效率,反而将医院推向亏损的境地。
(五)信息孤岛林立,集成平台建设滞后
现状:HIS、财务、成本、医保、物资等系统相互独立,数据标准不一,接口复杂。
问题: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无法自动对接,数据采集、整理、核对工作耗费大量人力,管理决策依赖滞后的、片面的信息,无法实现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
(六)经济运营风险预警机制缺失,管理滞后被动
现状:对经济运营风险的管理多为“事后处理”,如医保罚款后才意识到问题。
问题:缺乏事前预警和事中控制机制,无法对医保基金使用、医疗费用增长、成本超支等关键风险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管理永远慢半拍。
二、改进提升的措施和方法
(一)全面预算管理下业务运营计划编制
方法:推行誉方医管“以战略为导向、以业务计划为基础”的零基预算编制方法。
流程:首先由医院制定年度战略目标;其次各科室根据目标制定详细的业务运营计划(如拟开展的新技术、目标服务量、病种结构优化方案);再次,根据业务计划编制详细的资源需求计划(人、财、物);最后,财务部门汇总资源需求形成财务预算。
关键:建立“三上三下”的沟通机制,让业务科室成为预算编制的主体,确保预算业务计划紧密联动。
案例:誉方医管设计某医院绩效方案,把业务预算执行率纳入绩效考核KPIT指标,按照确保目标、争创目标和卓越目标设计绩效梯度激励,真正实现了预算绩效一体化。
(二)科室成本核算与运营分析
方法:推广誉方医管“五步算四步法”进行更精准的成本核算。
做法:识别科室的各项作业(如门诊、手术、病房护理),将资源成本通过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再通过作业动因(如门诊人次、手术时长)分配到最终成本对象(病种、患者)。
应用:基于精准的成本数据,为每个科室出具《科室运营分析报告》,不仅包含收入、成本、效益数据,更应结合DRG/DIP指标、效率指标、质量指标进行多维分析,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改进建议(如降低某类高值耗材使用量)。
案例:誉方医管按照“药耗费用、药耗成本、直接成本、业务成本、医疗全成本”五步算成本的方法,对可以运营效益精准“边际结余贡献、直接结余贡献、毛贡献和净贡献”四步法核算与分析,满足不同成本管理视角的需求。
(三)DRG/DIP病种成本核算与效益分析
方法:建立誉方医管“DRG/DIP病种成本核算模型”。
路径:通过 HIS 和成本系统,将每个病例的直接成本(药品、耗材)和精准分摊后的间接成本(人力、设备折旧、管理费)归集到其所属的DRG/DIP组。
输出:生成“DRG/DIP病种盈亏分析表”,清晰标注每个DRG/DIP组的收入、成本、盈亏情况。
应用:聚焦亏损和高容量病种,组织临床、医保、财务部门进行联合会诊,通过优化临床路径、谈判供应链价格等方式实施精准成本管控,将其转化为盈利或保本病种。
案例:某医院使用誉方医管“DRG/DIP精益运营成本核算管理系统”,采取“五步算四步法”,算清DRG/DIP病种“明盈实盈、明盈实亏、明亏实盈、明亏实亏”,为病种结构调整和成本管控提供参考依据,
(四)DIP下绩效管理
方法:构建誉方医管“基于CCHI和DRG/DIP的多维价值积分驱动绩效分配模型”。
公式:绩效奖金 = (CCHI点数积分 * 积分点数单价 * DRG/DIP权重系数) ± 成本调控系数 ± 质量考核系数。
效果:此模型能有效引导医务人员在提供更多、更难医疗服务的同时,主动关注成本和质量,与医院战略目标同向而行。
(五)医院运营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建设
方法:参考誉方医管的“医院运营管理数据中心(ODR)”和“运营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平台”。
功能:打通HIS、EMR、HRP、成本、医保等系统,统一数据标准,实现数据自动采集、清洗与整合。
输出:构建面向不同角色的可视化驾驶舱(如院长驾驶舱、科主任运营面板),实时动态展示人、财、物、技术等核心资源的效率效益指标,实现“一屏观全院,一网管运营”。
案例:院长在驾驶舱上可实时看到全院及时的业务量状态,及DRG/DIP入组情况、预估盈亏、床位使用率、药占比等关键指标,点击任何异常数据可下钻至科室甚至个人,实现精准管理。
(六)医院经济运营风险预警分析
方法:参考誉方医管“经济运营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机制。
指标:设定医保拒付率/违规率、次均费用增长率、药耗占比、医疗欠费率、现金流等关键指标的风险阈值(红、黄、蓝线)。
机制:系统自动监测,一旦指标突破阈值,立即向相关责任部门和管理者发送预警信息,要求其分析原因并提交整改报告,实现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分析的闭环管理。
三、总结
业财融合的本质是管理融合,而非简单的数据拼接。其成功实施需要:
顶层设计:高层领导推动,打破部门墙。
体系重构:构建以价值医疗为导向的预算、成本、绩效新体系。
数据打通:建设集成信息平台,为决策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燃料。
人才转型:培养既懂医疗又懂管理的“业财融合”复合型人才。
![]()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