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 XYGPL.COM 您是第 3440059 位访问者
近日,云南省发布《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进一步优化社会医疗机构职称评审,不受岗位比例限制。
作者|柒小略
5月20日(昨天),云南省卫健委官网发布通知,要求各部门落实《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作为去年国家十部委文件的落实版本,《意见》从六大方面提出了社会办医的利好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提出进一步优化社会医疗机构职称评审,不受岗位比例限制。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社会办医或将成为医生晋级职称的快捷通道。
民营医院医生职称晋升迎来机遇
《意见》在“优化职称评审”的部分中指出:
“继续优化医学类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社会办医医学类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职称时,不再把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申报和参评的必备条件,对论文、科研等不作硬性规定,侧重评价临床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
与社会办医签订劳动合同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报名考试或职称申报评审条件的,按属地原则参加卫生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和中、高级职称申报评审,考试和评审不受岗位比例限制。吸纳一定数量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专家进入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
从内容上看,这项政策对社会医疗机构医生职称评审无疑是利好消息。实际上,早在2019年6月,国家十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各地社会办医专业技术人员与公立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一样同等参与职称评审,且不受岗位比例限制。”
有业内人士向《看医界》表示,这将意味着民营医院医生职称晋升的机会将比公立医院大很多,因为竞争比较小。
打破岗位限制,民营医院成职称晋升捷径!
《意见》提到的“职称评审不受岗位比例限制”。业内人士告诉《看医界》,在我国卫生职称评审中,政策规定有一个“岗位设置方案”——就是按照各单位编制总数,设置专业技术岗位的比例,并在专业技术岗位里设置医药护技,正高、副高、中级职称各多少,这就是岗位比例。
因为比例限制,公立医院在职称晋级上素有“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情况。由于名额有限,在一些高手云集的大三甲医院科室,不少副主任医师只能选择到其他医院寻求职称和职业发展途径。
一位知名三甲医院大医生曾告诉《看医界》,由于当时科里的正高职称已经满额,虽然该医生是该科学术和临床上的绝对顶梁柱,而且在业界颇具威望,但也只能顶着副主任医师、科副主任的头衔。
而《意见》中提到的社会办医疗机构职称评审不受岗位比例限制,也就是不控制高中级比例。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相当于在职称晋升上为民营医院“另辟蹊径”,社会办医机构可能获得更大的晋升机会。
但也有人对此持悲观态度,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看医界》,“不控制高中级比例”这话听起来很好,但实际意义有限,因为就目前社会办医疗机构的人才现状,可以晋职的人员本来就少。
大趋势!职称评审逐渐向民营医院开放
据《看医界》了解,近年来,在职称评审上,已经有地区开始逐渐向社会办医倾斜。
以上海为例,2016年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17名医师向高评委申报了卫生系列高级技术职务晋升,最终一名医生晋升为正高职称,8位医生晋升为副高,通过率达到52.94%;2018年申报的47名医师中,17家社会医疗机构的22名医师晋升成功,正高4名,副高18名,晋升通过率达46.8%。
不仅仅在上海,近年来在民营医院晋升高级职称的机会越来越多,据了解,作为国内知名的民营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医生职称晋升通过率高达85%。
而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更是成为首都医科大学直属医院,在科研立项、职称评审等方面拥有巨大空间,大医生有机会继续科研、教学工作,担任博导、教授。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大批优秀医疗人才涌入社会办医机构,以及职称评审的一视同仁政策的落实,未来将有一大批医生在民营医院实现职称晋升,并延续科研和教学的梦想。
分享到微信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