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网!您是第 3347997位访问者

《2021中国医生集团发展报告》发布

来源:看医界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0-28   | |

医生集团何去何从?发展呈现出什么样的亮点和趋势?疫情对医生集团的发展造成哪些影响?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医生集团何去何从?发展呈现出什么样的亮点和趋势?疫情对医生集团的发展造成哪些影响?

  

2021年10月23日,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上海交大社会医疗机构研究所指导,看医界主办,鹏瑞利国际医疗健康中心、海尔产业金融战略合作支持的2021上海医交会(第四届全国医交会)在上海隆重举行,上海交大社会医疗机构研究所所长张苏华发布了《2021中国医生集团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本报告撰写由上海交大社会医疗机构研究所研究团队和看医界医生集团研究团队完成,以看医界联合上海交大社会医疗机构研究所依托2021上海医交会(第四届全国医交会)举办的“2021年度中国品牌医生团队”评选中,申报参选的近60家医生集团案例为重点调查和研究对象,以了解中国医生集团业态的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为目标。

  

资料来源为检索CNKI、万方、搜索引擎、工商资料查询平台等医生集团相关文献资料和数据,政府部门公开发布的文件资料;新闻媒体公开报道,医生集团自媒体、官网发布的信息和数据;并对医生集团负责人、医生集团执业医生、平台型医疗机构负责人、卫生官员及学者的访谈资料。

  

医生集团面临“7年之痒”工商注册正趋于理性

  

作为组织医生走向市场的重要形式,医生集团业态自2014年出现以来,已经在中国走过了7年的发展历程。按照近年来工商新注册和注销趋势来看,未来几年或现医生集团企业数量负增长,工商注册正趋于理性。

  

2016年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积极探索医师自由执业、医师个体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或组建医生集团,医生集团业态迎来一波发展热潮。截至2021年9月30日,中国以医生集团名称注册的企业数量已超2000家。

  

据调研,2021年,在疫情的冲击下,医生集团执业受到一定的影响,并呈现抱团发展的趋势,医生集团的实体化及轻型专科连锁趋势进一步凸显,医生集团已经成为医生办实体医疗机构的重要途径,医生集团用技术及资金控股或参股实体医疗机构趋势明显。

  

在新冠疫情冲击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医生集团企业注册数量呈现大幅下降趋势。截至9月30日,2021前9个月以医生集团名称注册的企业(不含分公司)为182家,平均每个月注册20家左右,较2020年相比,每月减少近10家,预计2021年全年医生集团工商注册数量将在250家左右,全年减少近100家。医生集团企业工商注依旧保持一定的热度,但出现了明显降温的态势。

  

2021年医生集团名称企业前9个月工商注册省份涉及全国共11个省市区,全国已有26个省市区允许以“医生集团”字样进行企业工商注册。与2020年报告相比,今年北京市和湖北省首次出现医生集团名称的企业工商注册。可见,目前医生集团的工商注册在全国还在继续解冻。

  

  

值得关注的是,广东省深圳市作为医生集团企业工商注册的拓荒地区,2021年2月以来,未出现新的医生集团企业注册,或与医生集团企业工商注册相关政策收紧有关。

  

总体来看,2018年以来,医生集团公司工商注册数量出现了持续回落情况。2021年与2018年相比,年注册数量减少了400多家。

  

  

《报告》显示,医生集团工商注销原因工商资料显示多为“决议解散”。实际原因主要分为三点:公司经营和预期不符,难以维持;企业异地注册的经营和税务等问题;合伙人意见不一致,导致企业解散。

  

营业范围制约医生集团发展

  

2016年初,在深圳市卫生部门的努力下,深圳工商部门批准医生合伙进行医疗服务为主营的创业企业,可以以“医生集团”的名称进行工商注册,开启医生集团企业的注册潮,全国多地医生前往深圳注册医生集团。

  

在营业范围方面,目前广东广州、海南海口、山东济南等少数地区的医生集团企业的工商注册中,营业范围中许可经营项目包含“医疗服务”,“为合法的医疗机构提供人力资源服务与诊疗服务”等。

  

据调研,由于医生集团并非以医生集团名称的企业才能经营,因此有不少医生集团并非以医生集团名称的企业进行经营,而是注册“医疗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名称进行工商注册和运营。因此,实际注册的医生集团企业数量远超于以医生集团名称进行注册的企业数量。因此,业内人士预测目前以医生集团为品牌运行的企业数量或近3000家。

  

目前已注册的医生集团工商注册经营范围也显示了医生集团庞杂的业务内容,不少医生集团的营业范围包括医疗器械的租赁销售。

  

据调研,一些地区虽然允许以“医生集团”的名称进行工商注册,但营业范围却受到严格限制,也是一些医生集团选择跨区域前往上述地区注册医生集团企业的原因。但跨区域注册医生集团企业对于后续的经营管理成本构成一定挑战,一些医生集团选择在所在区域成立分公司的方式运营。

  

《报告》认为,“医生集团医疗有限公司”的出现首先是“医疗服务”可以作为“产品”单独工商登记,生产者是医生团体,而不是医疗机构。这是中国工商管理、登记的一个重大突破。

  

  

医生集团进入“拼自己人”时代

  

《2021中国医生集团发展报告》重点关注了医生集团的人力资源运营情况。《报告》揭示,一些业务发展迅速的医生集团往往采取全职医生+兼职医生并用的模式,主要依靠兼职医生甚至没有全职医生的医生集团,发展往往受到较大的制约。培养青年医生,几乎成为了医生集团扩张全职医生团队规模的主要方式。

  

张苏华所长表示,医生集团除了要为培养起来的青年骨干医生持续改善职业发展环境和提供较有吸引力的薪资水平外,还可以采取股权留人,让成长起来的医生有机会与医生集团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此外,企业文化建设也至关重要,通过价值观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也是非常重要的方式。

  

在合作模式上,多点执业合作依旧是医生集团主要商业模式。在多点执业平台型医疗机构方面,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重视与多点执业医生和医生集团合作,并持续优化服务。

  

  

据统计,跨区域在1-3个省(含直辖市及自治区)的医生集团占比为60.7%,有近40%的医生集团执业点在3个省(含直辖市及自治区)以上,其中超过10个省(含直辖市及自治区)的占比8.2%。

  

据调研,执业点为1个的医生集团多为医生全职加盟一家医疗机构的情况。多数医生集团拥有较多的执业点,一些医生集团甚至执业点超过20家,且多呈现跨区域执业的特征。

  

张苏华所长建议,医生集团的多点执业辐射区域和执业点数量取决于医生集团自身的服务能力和发展规划,脱离实际的跨区域多点执业或同区域多点执业,往往难以达到较理想的结果。

  

此外,医生集团也在探索合作模式上的创新。

  

学科、专科建设合作模式:不同于较轻的多点执业诊疗,一些医生集团选择与医疗机构开展较为紧密的共建专科、学科的合作,共享专科、学科发展的红利。

  

技术培训合作模式: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是医生集团的核心优势,因此开展技术培训服务输出也成为了一些医生集团的业务模式之一。

  

医疗机构经营管理合作模式:医疗机构及专科的经营管理也是医生集团的核心优势之一,这与医生集团多为专科医生出身及专科医生抱团有关,因此,在业务模式上,一些医生集团选择了为合作医疗机构提供医院或专科经营管理服务。

  

医生集团与医生集团的合作模式:医生集团作为医生抱团执业的模式,往往呈现专科化形式,为不同专科医生集团之间的合作创造了天然的基础。

  

医生集团与互联网医院的合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医院的发展,尤其是疫情因素,线上诊疗正在加速普及,互联网医疗呈现爆发式增长,互联网医疗平台对于优质医生及医生团队的合作需求也快速增长。从医生集团的角度,通过线上服务患者,也正在从可选项变成必选项。据调研,越来越多医生集团与互联网医疗平台达成合作,共同开发线上诊疗服务市场。

  

医生集团与医疗机构的重资产合作模式:以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为例,出现了医生集团斥数千万巨资购买大型医疗设备与医院开展深度合作的创新探索案例。

  

医生集团与商保的合作:商业医疗保险的支付能力能够解决优质医疗服务与高成本高价格之间的矛盾。平台型优质医疗服务机构能够间接地将可观的医生劳务费支付给医生集团或多点执业医生。

  

在发布《报告》中,张苏华所长表示,医生集团与医疗城的合作值得关注。

  

“医疗城提供了较低成本入驻的发展机会,降低实体化发展的资金投入;缩短了创办实体机构的时间;有助于形成品牌的聚集效应;产业聚集创造发展机遇。不过从投资实体的角度,医生集团的核心痛点病源短缺方面,目前仍多依赖于医生集团自身的市场运营能力,医疗城如何发挥赋能医生集团、入驻医疗机构集体拓展病源方面,目前还有待探索。”

  

稳健发展依旧要有防风险意识

  

《报告》显示,在组织医生多点执业方面,一些合作的医疗机构往往忽视医疗机构责任险的重要性,而选择不购买医疗机构责任险,一旦医生集团的多点执业医生发生医疗责任事故,医生集团或将面临巨额医疗损害责任赔偿。

  

专科连锁化是《《2021中国医生集团发展报告》重点关注的现象。

  

  

在创办实体医疗机构的医生集团中,涌现出三种主要类型。

  

实体型专科连锁:上海冬雷脑科医院、上海壹博医生集团

  

轻型专科连锁:玄合医疗-丁罡肿瘤医生集团、屹然泌尿

  

轻重结合型专科连锁:张强医生集团、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

  

  

据调研,一些轻型专科连锁模式的医生集团目前正在计划创办实体医疗机构,而一些轻重结合专科连锁模式的医生集团则正在停止实体扩张或关闭一些已有的实体医疗机构。

  

为了更好研究医生集团在中国的未来发展方向,服务产业发展,在2021上海医交会上举行了“上海交大社会医疗机构研究所-医生集团研究中心”签约和揭牌仪式,上海交大社会医疗机构研究所和看医界将为行业贡献出更多智力产品和服务。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