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网!您是第 3234918位访问者

疫情冲击下的非公医疗:手术大量延期、门诊下降7成

来源:医学界智库  作者:姚远  发布时间:2022-03-31   | |

已经持续了3年的疫情,在今年春天突然变得尤为严峻,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认为其严重程度甚至超过了2020年。“2020年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一个临时性的困难,会很快过去,对未来是充满信心的。但2022年这场疫情会打掉很多人的信心。”

 

3月24日,深圳市非公立医疗机构行业协会发布了一份《社会请援呼吁书》更是引发了行业普遍关注。其称:近几轮疫情前后持续近3个月,对社会办医疗机构冲击巨大,机构员工工资、房屋租金、防疫开支等成本压力剧增,各机构门诊量萎缩,大量非公医疗办医疗机构生存艰难,期待各方能够帮助扶持深圳社会办医疗机构共克时艰。

 

在深圳疫情最严重的3月,一大堆民营口腔诊所、民营中医诊所的从业者曾深受“何时开业”问题困扰。深圳福田不少非公医疗办医人在相关群里恳请相关领导“合理开放经营场所”, 精准防控。

 

图片来自:微信

 

据《深圳特区报》最新消息,自2022年3月30日4时起,解除梅林街道梅林路—安得街—广厦路—梅丰路围合区域封控、管控、防范,目前深圳福田非公医疗机构开始陆续恢复营业。

 

他们面临的困境并非个例。来自天眼查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年度注册民营医院家数为3578家,2020年激增106%至7363家。不过,民营医院的年度注销量由2019年的347家增至2020年的685家。有多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非公医疗办医人士向“医学界智库”证实,疫情期间,自己每个月损失高达数百万。

 

疫情下的非公医疗:

手术大量延期、门诊下降70%

 

非公医疗办医遭遇困境,不仅仅只是在深圳。

 

由于疫情原因,张强医生集团在13个省市开设的诊所中心内,很多手术延期。因为专家团队平时在北京、上海、广州,受到冬奥会以及疫情管控,他们并不能搭乘飞机高铁赶往指定城市。

 

张强表示,公立医院的房租水电等有国家补贴,占据支出大头的员工薪水仍有国家补贴,而非公医疗所面临的高昂成本,包括租金、高薪等,全靠自己。“非公医疗的基础薪水普遍要高于公立医院,因为没有高薪就很难吸引到人才。而在疫情关门期间医院也不敢有大动作,因为好不容易招到一个人才,万一疫情期间让他走了,再想请回来就需要更高的代价。”

 

尽管手术延期,张强还是对未来比较乐观:“因为我们治疗静脉曲张技术在亚洲是领先的,所以很多患者还是会选择等疫情过去,来找我们治疗的。”

 

在上海,另外一家非公医疗机构——冬雷脑科创始人宋冬雷也向“医学界智库”表示,医院受到疫情影响收入大幅缩水,而防疫费用还在增加。

 

由于非公医疗是自愿抗疫,虽然有盒饭供应,但还需要自带一些防护物资。截止3月25日该院已经累计派出了15批人次支援,累计完成了10万多人次核酸检测。“我们是专科医院,参与抗疫也只能支援核酸检测这部分。”该院另一位负责人则表示了对公立医院的理解:现在大势是这样,公立医院已经疲于奔命,(非常辛苦)

 

来自:冬雷脑科官微

 

上海如今正处于疫情风暴眼中,冬雷脑科虽然一直在营业,但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宋冬雷坦言:“我们80%的患者都是外地的,来自长三角和全国其他地方。本周我们门诊下降了70%,原先一天有一百多名患者,现在一天只有二三十个。这两天门诊几乎没有患者,住院部稍微好些,但也大概下降了30%。”

 

但即使如此,宋冬雷还是表示自家日子相对好过,因为脑外科患者疾病大多较重,求医是刚需,其次脑外科技术好的医院相对较少,选择性有限。“疫情对我们有影响但没有那么大,因为我们融完两轮资,心里还是比较踏实的。要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日子还是很难过的。”

 

对于深圳非公医疗的呼吁,宋冬雷跟张强持类似观点,“首先这个问题肯定是个事实。毕竟(非公医疗)都是靠自己的收入来养活自己,所以现金流压力就会比较大。”

 

高质量发展,才是非公医疗的未来

 

在张强看来,非公医疗的背后有大量的资本充斥,其与医疗诉求并不完全一致,所以未来出现一波倒闭潮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也可能出现大量的并购,即使是大型医疗机构也不能独善其身。

 

对此,他提出医生集团应该坚持走轻资产路线,同时必须要走高端的医疗技术路线,一定要提供比市场上更好的医疗技术、更好的医疗服务,来弥补社会医疗服务上的一个短板。

 

而2019年开业的冬雷脑科可以说刚起步就碰上了疫情。在抗疫这3年来,宋冬雷也深刻感受到非公医疗政策风向正在悄然改变:“以前国家未来政策规划还多多少少提两句非公医疗,但现在几乎是只字不提了。所以非公医疗如果还有人讲在中国有大发展,那是不成立的。我们国家还是会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医疗体系,会跟欧美走不同的发展道路。”

 

但他也指出,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无法支撑起全中国人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这一方面是中国本来就存在巨大的医疗需求,另一方面民众对医疗需求多种多样,没有止境。这就决定了中国医疗可以两条腿走路——公立医院占主导地位,优质非公医疗作为补充。

 

“就像中国的市场经济,既需要国企,也需要民营企业发展经济。这就决定了中国的非公医疗必须也走高质量发展路线,做好公立医疗的补充,错位发展,而不是小打小闹,没有任何特色。”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