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网!您是第 3251801位访问者

疫情冲击下社会办医有多难?

来源:看医界  作者:肖湘  发布时间:2022-06-27   | |

6月24日下午,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线上召开“社会办医疫情纾困工作研讨会”,共同商讨疫情发生以来医疗机构的抗疫经历、面临的挑战、以及对未来政策的期待,来自全国各地近300名社会办医界管理层参与了会议。

  

作者|肖湘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开业才几年,疫情占三年”,这可以说是近来不少社会办医界人士的无奈心声。最近十年来,中国社会办医机构数量及诊疗服务量每年增速明显,但疫情突袭,尤其是2022年全国各地疫情的不断反复,给社会办医带来了一次重创。

  

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步推进,在“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部署下,民政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为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积极贡献力量的通知》,为帮扶社会办医积极应对疫情影响、解决经营困难、提振发展信心,共谋行业平稳健康发展,6月24日下午,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线上召开“社会办医疫情纾困工作研讨会”,共同商讨疫情发生以来医疗机构的抗疫经历、面临的挑战、以及对未来政策的期待,来自全国各地近300名社会办医界管理层参与了会议,建言献策,《看医界》为您带来会议精彩一幕。

  

  

抗疫:社会办医没有缺席

  

无论是2020年的武汉疫情遭遇战,还是2022年的上海疫情保卫战,在这两场与疫情的战斗中,社会办医都没有缺席。

  

2022年3月,上海本轮疫情突然爆发,医院面临的抗疫形势严峻,许多血透患者正常透析难以保障。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面向全行业发布招募血透、核酸检测及儿科专业的医护志愿者通知后,短短几天就收到4000余人报名请战。很快,三批血透医疗队、176位医护人员,先后进入上海16家公立医院血透室参与临床救治。

  

而支援上海抗疫的医疗队里,也不乏社会办医的身影。不仅有诸如京东方医院集团这类从外地来沪支援的同行,也有诸如上海和睦家医院、上海冬雷脑科医院、张强医生集团等本地的社会办医机构,持续抽调人手参与隔离小区、隔离酒店的核酸采样及方舱医院的救治工作等。

  

这样的同行守望相助的情景在2020年武汉抗疫时也上演过。据《看医界》了解,2020年,武汉疫情初发时,西安国际医学主动请缨,从三大院区先后选派6批330名呼吸、重症、感染和心脏科等专家,参与陕西省组织的国家医疗队,自带防护用品、医疗物资包机奔赴疫区,分别支援武汉市第八医院、武汉协和医院、随州市中心医院、武汉光谷方舱等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副院长张斌介绍,2022年初西安发生疫情,国际医学再次派出370人的医疗队支援抗疫工作,深入到核酸采样队伍、隔离酒店、隔离小区等一线抗疫战场。

  

作为一家综合性医院,武汉亚心总医院于2018年底开业,开业不到一年就碰到新冠疫情,“和公立医院一起抗疫,拿出400张病床,并承接了1000多张床位的方舱。这次上海的疫情,医院又派出18位医护参与上海方舱医院救治工作,支援天数59天,刚回来。”武汉亚心总医院郭紫介绍。

  

此外,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在疫情时开业,也成为收治新冠病人的主战场之一。

  

“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协会动员了300多支医疗队,占援鄂医疗队总人数12%,抢救病人5986人,2022年4月,协会组织援助上海,发布了疫情防控手册、复工防疫指南和防控指南。”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介绍。

  

  

现实:面临多重困境亟待突围

  

疫情给行业带来的重创毋庸置疑。但令与会者更为担忧的是,疫情将社会办医本来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更为加剧了。

  

“同样参与抗疫工作,但社会办医得到的待遇却与公立完全不同。”这是会上诸多院长的共同心声。

  

以同样参与一线疫情防控为例,公立医院医护人员可以获得各种荣誉,如劳模称号、红旗手等,还在职称晋升方面享有绿色通道。“但社会办医的一线医护人员,响应政府号召投身参与抗疫工作,但在后续的一系列荣誉评定中,做出的抗疫努力不被认可,被排除在外,边缘化。”多位院长这样表示。

  

“实际上,社会办医抽调人员参与抗疫方面,力度也是不小的,以我们医院为例,疫情严重时期,医护人员有三分之一被抽调抗疫,三分之一在轮转隔离,只有三分之一在参与医疗工作。”一位骨科医院院长介绍。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防疫物资采购、人员抽调隔离、防疫设备升级等带来医疗机构运营成本急剧上升,同样是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公立医院有补贴,有些也已落实到位,而据参会的医院管理者透露,民营医院这一方面无法与公立医院相提并论。

  

同时,门诊住院量数据也极为低迷,尤其是医院所在地市发生疫情,而医院主要病源又是来自于全国的这类医院,医院经营情况非常不乐观,有参会院长介绍,当地发生疫情,而自己所在医院90%病人源于外地,叠加全国疫情反复,2022年1-5月份,医院门诊量下降30%,住院量下降40%,6月份还没看到明显好转。

  

为了纾解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困境,据《看医界》了解,国家相关部门也下发了多项文件,要求疫情要稳住,经济也要发展,以上海为例,对受疫情影响特别大的特困企业给予一定支持,如承租国有企业的中小微企业给予减免租金的优惠,同时社保缓缴等政策。但实际上,医疗行业虽然遭受如此重创,但却并不属于特困行业,很难享有这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2020年上海对社保是免缴的,仅此一项,当年为医院减免了300余万元的支出,但今年,只是缓缴,并不是免缴。本轮疫情带来的影响比上一轮更大,也更长远,但是今年的纾困政策力度不及2020年,这也给医院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一位来自上海的院长介绍。

  

疫情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但也有非疫情因素,长期以来国家支持社会办医的政策一直在下发,但各地在落实过程中,一些医院院长都感觉还是碰到了软钉子。

  

以医联体建设为例,多位参与会议的院长提及,当地创建医联体合作单位时,将社会办医排除在外,病人来源被截断,对于社会办医生存发展带来严重挑战。

  

与会院长提及多次的,还有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问题。虽然国家文件要求一视同仁,甚至要求要给社会办医留足数量与空间,但在当地实行时,社会办医申请大型医用设备还会遭遇玻璃门,很难实行。

  

此外,公立医院扩张导致的人才回流、医生多点执业被阻挠、当地防疫政策对待民营医院一刀切要求关停、融资渠道不畅通、商保报销遭遇歧视等困难,也是多位参会院长面临的共同困境。

  

未来:打铁还需自身硬,关注医疗质量与安全

  

“毋庸置疑,整个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但对社会办医来说,一方面呼吁政策公平对待、纾困措施落实到位,但另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整顿不规范行为,今年7-9月,1.3万家社会办医院将迎来大检查,在此之前,复星医疗自身开展了大排查,检查质量安全。”复星医疗总裁胡航的发言,也引起与会者的共鸣。

  

一位社区医院院长认为,除了督促政策落实之外,民营医疗机构要走自强之路,人才至关重要,同时要通过科学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减轻病人痛苦,最重要的是,民营医疗机构诚信规范是长远发展之举,一定要重视自身形象的建立,要让老百姓认可,政府放心。

  

虽然疫情导致行业受到不小的影响,但多位与会院长提及,利用社会办医灵活的体制机制,在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服务,疫情封控下,和睦家医院互联网医院超600位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上线,为患者提供免费公益问诊,上海封控期间,上海和睦家医院开通了线上开药服务,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给患者送药,自己的医护人员也加入送药队伍中;张强医生集团开通空中门诊,4月份线上服务了400多位患者。

  

“社会办医积极参与了当地抗疫工作,这次会议上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协会将认真整理,汇总后向有关部门反馈,争取为行业发声呼吁,推进行业健康发展。”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表示,近年来,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很给力,但各地落实遇阻,另一方面,社会办医的人才队伍、经营管理等问题也都还比较突出。

  

“签约社会办医服务承诺书的医疗机构,只有4000家左右,万分之一都不到,为何商业保险公司与非公医疗机构合作还不普遍,因为没有具体标准,协会推出了双评标准6年多时间,目前只有240多家通过。这次的会议,社会办医同仁既要提出诉求,也要反思对行业和社会的贡献,自律自强自信,才能让行业更好的发展。”郝德明表示。

 

据悉,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和要求,为配合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工作,履行行业管理职责,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将由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出击管理,下一步对被列为行业抽检和行业评价的医疗机构将发出通知,对于无故拒绝行业组织抽检和行业评价的医疗机构,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将向该医疗机构所辖卫健委和医保局通报,并将在有关媒体公告曝光,列入行业管理异常医疗机构,提醒人们谨慎前往就医服务,以此来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力度。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