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网!您是第 3217552位访问者

【南周】5亿家庭医生争议背后:分级诊疗尚未实现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记者 柴会群 谭畅 实习生 郑可书  发布时间:2018-03-09   | |

  2017年12月,新华社一则“我国超5亿人有了家庭医生”的消息,使得“家庭医生”一词更广泛地进入公众视野。

  在新医改中,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实现有序就医是一项重要任务。而家庭医生被认为是实现分级诊疗的关键。

  家庭医生也被称为全科医生。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民众大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后者被形容为民众的“健康守门人”,同时对政府控制医疗费用也至关重要——病人看病首先要找家庭医生,只有病情严重时才到医院,且须经家庭医生转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西苑医院副院长徐凤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国外的一些大医院就没有门诊。

  “分级诊疗是中国人原创的,国外学的我们,农村的赤脚医生,城市里的厂医,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家庭医生,”李玲说,“咱们自己把它丢了。”

  过去,在市场化导向下,中国曾经的分级诊疗体系被打破,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严重削弱,民众无论大病小病都习惯到医院特别是大医院看,形成“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的状况。新医改的初衷之一,就是强化基层医疗机构,进而重建分级诊疗体系。

  在新医改中,基层医疗机构曾推行“收支两条线”改革,即医院收入全部上收政府,开支则由财政拨款,由此保证医疗行为不受经济利益影响,让医生专心看病。但据一位当年深度参与新医改讨论的专家介绍,推行收支两条线后,因为在实践中“管得过死”,医生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反而有更多患者往大医院跑。

  “医生干多少活都拿这么多钱,他(她)有积极性吗?而且多跟病人接触的话还有医患矛盾,所以医生在这种情况下能不看就不看,能看轻的就看轻的,稍微重一点就告诉病人说对不起我看不了,说你别耽误了,那病人一听吓死了,赶紧跑大医院去了。”吴明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

  医院管理专家、原广州军区联勤部研究员阎惠中认为,收支两条线推行不利的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不到位。“收上去容易,支出不好办。发给医生多少钱?标准不好定。把它100万收上去了,给它50万还是70万?搞不下去了。”

  徐凤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现在有的社区医院已经“开了口子”,试行绩效制,不再搞收支两条线。但有的病人还是喜欢到三甲医院看,看完了再到社区医院开药,“社区医生忙着开药呢”,“(病人)血压高了(社区医生)控制不了了,又去三甲医院了”。

  不过,徐凤芹也看到好转的迹象。据其介绍,作为一家三甲中医院,去年西苑医院的门诊量前所未有地下降了10%。徐凤芹分析发现,门诊量减少最大的是呼吸科,说明“看感冒的少了”,而“看心脑血管病的,看肿瘤的病人多了”,“三甲医院干三甲医院(该干)的事了”。而这种现象并非仅仅出现在西苑医院。徐凤芹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所有三甲医院去年的门诊量平均减少了12%。

  “分级诊疗这个方向肯定是对的,但短期内马上下沉到社区并不容易,因为家庭医生还是比较缺。”金京哲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