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网!您是第 3253749位访问者
“4+7”斩腰式降价即成为医保局最为亮眼的成绩,25个品种相比全国最低中标价的最高降幅达96%,但更具颠覆性深意的还在于这一巨大降幅直击了近20年来药品集采的诸多“误区”。
医谷 2019-10-25《为什么我们用不上价廉质优的仿制药》一文发出后,后台收到很多朋友的留言,有对文章观点和数据的质疑,也有对公立医院药品购销模式的探讨。
朱恒鹏笔谈 2018-07-09综上所述,如果继续执行差价率管制政策(包括顺价加价15%、零差率、差别加价率等),医药领域的混乱局面将日益严重,让政府巨大投入陷入无底洞,助长了寄生于药品购销利益链上的违法行为,让各项医改措施大打折扣,让百姓继续遭受“看病难、看病贵”之苦。只要实施只管最高零售价并动态调整、不搞任何形式的差价率管制,哪怕不再实施其他政策和政府投入,医改也会成功一大半。
人民政协网 2012-03-12如果取消药品收益率管制,代之以只管最高零售价政策,允许公立医疗机构通过降低药品采购价来扩大药品差价收益,这样公立医疗机构就会像民营医院、零售药店一样以底价购进药品,底价购进就不会有医生的回扣,没有回扣医生就不会过度用药,合法的“以药补医院”自然就遏制了非法的“以药补医生”
医药经济报 2012-10-15要想真正破解公立医院改革的难题,唯有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让医院、院长有改革的动力,就必须取消差价率管制政策,政府只管药品最高零售价,而不是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如果政府只管药品最高零售价,让医院自主采购药品,允许医院获取差价收入,医院、院长就有动力进行二次议价。二次议价的作用一是可以让医院公开获取虚高药价的差价利润,让灰色收入透明化,二是通过压低采购价,遏制医生收受药品回扣的空间
强国社区 2013-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