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 XYGPL.COM 您是第 3606363 位访问者

医共体改革“拖垮了”乡镇卫生院?

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小徐医生爱聊车  发布时间:2025-11-12   | |

重庆乡镇卫生院的医生们现在日子不好过,上面说要搞医共体建设,让医疗资源往下走,结果专家没下来,工作量全压到基层了,天天忙着写材料填表格办转诊,工资反倒比以前少了,设备说好要配齐,专家说好要来支援,等了半年什么也没见到。

 

牵头医院掌握太多权力,把优质资源都集中在自己手里,乡镇卫生院就变成初步筛查的地方,留下小病小痛,把重症病人往上级送,可等病人到了大医院,遇到治不了的情况又被推回基层,基层单位只能硬着头皮接住,这种体系有点奇怪,小医院越来越空,大医院越来越挤,这不像是在加强基层,反而像在悄悄抽走基层的力量。

 

彭水桑柘镇的卫生院,房子显得破旧,床位数量也不够用,医疗设备比较老旧,医生也常常留不住,周边几个乡镇的卫生院都买了B超机和血气分析仪这样的设备,可是没有人懂得怎么操作,能用得上这些设备的病人也很少,那些机器就一直放在那里闲置着,钱就这样白白浪费了,财政投入的资金最后变成了一堆摆设,确实让人觉得挺可惜的。

 

海南陵水那边的情况更严重,县医院被罚了590万元,因为存在乱收费和多开药的问题,病人反映细菌培养结果还没出来,医生已经开了十几种药,这不像是在看病,更像是为了完成指标,医共体本来应该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的合作,现在却变成了输送病人的工具,基层医院就像提款机一样,谁还会有动力认真工作呢?

 

不过也有点光亮,巫山曲尺乡哨路村的卫生室今年改造好了,医保能刷卡,村医天天在,每周还有县医院专家远程视频看诊,村里老人孟大爷说,量个血压不用爬坡,报销跟城里一样方便,这说明不是政策不行,是执行出了问题,关键是要让医生真下沉,不是挂个名就走人。

 

重庆试点了“市聘县用”的做法,市级医生轮换到乡镇工作,一边带着基层干活,一边教他们技术,这个做法挺实际的,至少比光喊口号强多了,不过单靠几位医生下沉,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基层缺的不仅是人手,还有经费、自主权和晋升机会,没有这些条件,再好的设备、再先进的系统,也只能当摆设。

 

现在国家还在推行DRG和DIP支付改革,按病种打包付费,本意是控制费用,但到了基层医院,压力反而更大了,本来资金就不够用,还得省着花,服务只能往回缩,四川和浙江有些地方开始尝试二次分配,让基层能分到一些转诊费,算是给点好处,但这还只是小范围试点,没有形成规模。

 

我总觉得医共体不该是县里管着乡镇,而是乡镇医院自己能够扛起责任,基层医院要有尊严,能够接住病人才能留住人才,现在的问题不是技术跟不上,是机制卡住了脖子,上面的人想着怎么管理,下面的人想着怎么生存,两边想法不在一个频道上,再好的政策也会打折扣。

 

乡镇医生每天面对的是真实的人,不是数据和报表,他们需要实实在在的支持,不是会议和文件,如果连基本保障都没有,再热闹的改革也只是表面功夫,病人跑来跑去,医生累死累活,最后谁都没得到好处,这件事必须改变,但得从根源上着手解决。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