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网!您是第 3217575位访问者
新加坡当前已形成以公立医院为骨干、国家有效调控的医疗卫生系统。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防止浪费,其具体做法包括:
1.建立激励节约、控制浪费的医疗制度。新加坡实行“保健储蓄”,个人自付比例占全国卫生总费用60%以上。每人将月收入的6%~8%存入到保健账户(新加坡公民公积金中的一部分)户头,其雇主为其缴纳相同的额度。账户资金由国家统一管理,个人拥有所有权和有限的支配使用权。为防止非理性使用账户资金,政府设定了每日住院医疗费用的最高额,超额部分由个人现金支付。
新加坡的大病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基金是保健户头的补充,这两项制度同样采取了控制浪费的措施。大病医疗保障制度设置相当高的住院医疗费用起付标准(对某些药品和门诊肿瘤放疗、化疗和肾透析不设起付标准),病人要负担标准以上部分的20%,对每次治疗、每个保险年度和一生的医疗花费分别设置最高支付限额。医疗救助基金是补贴约人口10%的穷人的项目,在注入1.5亿美元资本金后,政府根据财政盈余状况不断增加。资本金的本金不能动用,只能使用利息收入,并配有严格的审核程序保障有限的资源用于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
2.医疗补贴向低收入群体倾斜,服务规范有序。第一,新加坡根据公民的不同需求,设立不同类型的公立和私立医院。住院病房分A级、B1级、B2级、C级4个等级。公立医院要有40%~60%的B级和C级病房,供中低收入病人选择。私立医院只设A级病房,不设B、C级病房。第二,所有公民平等使用公共医疗资源。新加坡的公共医疗资源对所有公民和永久居民开放,富人和政府官员虽然可以自己掏钱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但保障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的公共资源对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第三,国家只对确需帮助的住院病人提供医疗补助。政府官员、在私立医院住院的病人和要求公立医院A级医疗服务者都不能享受医疗补助,只有在公立医院B级和C级病房住院的人可以获得。第四,保障充分有力,医院和医生没有违规乱收费的动机。新加坡公立医院是住院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较多,由此政府可以掌握医院的床位数和利用率,还可以控制费用的增长。新加坡对接受B、C级医疗服务病人医院的营运经费有充足保障,仅对公立医院的补助就约占医院总支出的58%。政府公立医院按病房A、B1、B2、C级的不同,分别补贴0、20%、65%、80%。政府将补偿费及时拨到医院,医院收费合理规范,没有多开药、乱收费的现象。新加坡医生收入相当高。
3.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合理高效地配置医疗资源。第一,公立医院实行企业化管理。从1985年开始,新加坡将所属医院重组为政府100%拥有产权、以私营方式运作的保健公司。政府为股东,管理权归有限公司,医院拥有对员工定期晋级、加薪、辞退、财务收支等自主权,但医院必须接受市场和政府的双重调节。第二,医疗服务分工比较明确。新加坡初级卫生保健主要由私立医院、开业医师、公立医院及综合诊所提供,住院服务则主要由公立医院提供。第三,政府制定严格的医疗卫生规划。政府对执业医师人数和医学院校培养医师人数有计划,对医院、诊所的数量、规模、分布有严格的限制,对医院技术项目和收费价格进行监管。第四,实行分级诊治和转诊制度。政府鼓励小病到社区医院和诊所,大病到医院治疗。对社区诊所就诊的病人给予补贴,成人为50%,儿童和老人为75%,对确有困难的给予100%的补贴。
分享到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