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 XYGPL.COM 您是第 3442951 位访问者
“4+7”斩腰式降价即成为医保局最为亮眼的成绩,25个品种相比全国最低中标价的最高降幅达96%,但更具颠覆性深意的还在于这一巨大降幅直击了近20年来药品集采的诸多“误区”。
医谷 2019-10-25然而,虚高几倍乃至几十倍的药价并没有因流通环节的缩减而降低,因为无论是“多票”、“两票”甚至“一票”(厂家直送)都无法改变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中标价,即医院采购价。在虚高的中标价之下,药厂以出厂价“高开”(暗含回扣)来对冲“两票”,并利用原材料、包材以及所谓CSO“合规”洗钱,从而用新的利益分配方式维系了“高定价、大回扣”的营销体系,全国数千亿的巨大地下交易体系依旧牢固地运作着,药品回扣愈演愈烈。可以说,“两票制”是得不偿失。
新浪医药 2018-09-20两票制的实施,缘由自然是政府对药品流通环节过多施加重手,以期压低虚高的药价,舒缓民众对新医改无感、无奈的怨气和戾气。但压低药价的政策目标能否实现,在短期甚至中期内并不乐观。药价虚高的根源,其实并不在流通环节过多,而在于政府医疗服务价格的行政管制。药品流通环节过多,只不过是行政定价制度的一个结果而已。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08-28想让药品回扣空间大,前提是药品的中标价必须虚高严重。对于药企而言,每一次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都是生死大战,“想尽一切办法、动用一切资源、不择一切手段,搞定主导招标的政府机构”。
南方周末 2018-08-28“公立医院药品的进货价就虚高,而进货价是由药品集中招标制度决定的。药品集中招标由各省的招标办主持,招标办大多是卫计委下属的机构,也有省份的招标办挂在其他政府部门之下。而评标专家大多来自各省的大医院。他们会依照一定的要求压低一些药品的价格,但不少药品的价格依然虚高。” 顾昕指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