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 XYGPL.COM 您是第 3434611 位访问者

医改观察 | 强基层的两种方式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08-03   | |

强基层有两种方式:

 

1、行政化强基层,即政府用行政手段把医疗资源配置到基层去。

 

2、市场化强基层,即构建医疗资源在市场内自由流通机制,即所谓‘建机制’,形成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的长效机制。

 

十年医改,采用的是行政化强基层方式,当地政府临时筹集一笔资金,在试点地向基层投入资金、设备,但无法形成长效机制,在全国普遍推广也办不到,更无法使高水平医生调拨到基层去!也曾提倡过医生走穴、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等办法,都行不通,行政化手段乃削足适履,没有可行性,所以,十年之后,基层医疗机构更弱,百姓大病小病都奔远处公立大医院。

 

既然行政化强基层行不通,是否考虑市场化强基层?更是困难重重!首先是理念障碍至今不能通过。

 

行政化强基层与市场化强基层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行政化强基层是通过外力把医疗资源配置到基层去!市场化强基层则是通过市场中的内动力使医疗资源自动流向基层去的!形成一种资源流动的长效机制!无需外力推动!

 

常言道:‘火车不是推的’,是通过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的内动力驱动的,市场中资源流动的内动力是什么?是‘营利性’!哪里资源短缺,产生 商机,可以营利,推动商家产生积极性。医生 到基层去办诊所,能够营利才肯去,办诊所不赚钱就不会去,医生就不会向基层流动!

 

可是,现在的医界,虽然不再把营利性说成是复辟资本主义,严格禁止,但非营利性仍然是主流思想,营利性还是另类!即使是强基层,也是强公立村医、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非营利机构,不主张办民营诊所,医生没有去基层赚钱的动力,人才向基层流动不能形成机制,基层仍然缺少合格医生,基层永远强不起来!

 

何况,医生到基层办私人诊所尚存在诸多阻力,医大毕业生只有进入公立大医院混若干年才有行医资格,公立医院的等级越高,医生待遇越好,医生只有向上流动,不会向基层流动!铁饭碗、铁工资、铁养老仍然是强大的诱惑,‘编制’、‘单位人’仍然是医生向基层流动不可逾越的障碍,医生向基层流动,还需要从制度上改革。

 

国外居民区不远处就有一个私人诊所,有高水平医生坐诊,居民首诊都在私人诊所,由于诊所很多,居民可以任意选择服务,产生公平竞争的基层医疗市场,居民能够得到质优价廉、周到热情的服务,医生常常到家庭去服务。

 

医改中,也曾主张办家庭医生,可公立医院医生都是国家公职官员,国家开工资,决不能去家庭服务。常言道:不图三分利,不起五更天。只有民营诊所医生才肯搭辛苦。

 

所以,只有办好民营医疗服务市场,才能真正强基层。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