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 XYGPL.COM 您是第 3434611 位访问者

镜鉴 | “东北振兴”如何才能取得效果

来源:私产经济学与伦理学  作者:朱海就  发布时间:2020-08-14   | |

“东北振兴”战略出台已经有十四年,但东北经济未有好转,这一振兴战略似乎一直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当时的决策者把“振兴”理解为“扶持”,“东北振兴”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在这一政策的支持下,那些没有竞争力的企业继续被做大做强,这样就人为地维持了低效率的企业,从而阻碍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类似的现象不仅出现在中国东北,在其他国家也有。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由于政府的“父爱主义”,日本也出现了结构调整缓慢的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振兴战略的背后是谬误的宏观经济学思维,这种思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没有看到资本的异质性。

 

主流的宏观经济学错在从“总量”角度考察宏观经济,没有意识到宏观经济是“一张由互相有着复杂关系的资本资产构成的网络”。对构成这一网络的资本,企业家对其属性有各自不同的认识,也就是说资本是异质的。在真实的世界中,企业家不断地根据他们对消费者未来需求的“判断”对资本进行组合,这意味着资本也是变动的,所以,资本不能被简化为有关“总投资”的数据。

 

构成宏观经济活动的是无数个体企业家的行为,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企业家的判断决定着宏观经济的走向,而这一重要的微观视角被宏观经济学所忽视,换句话说,主流的宏观经济学变成了与“微观”割裂的“科学”。忽视个体层面的活动之后,现代的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总量的最优,而这个“最优”也是经济学家虚构出来的。所以,主流的宏观经济学变成了服务宏观经济学家自己或政府目标的“科学”,而不是无数人互动构成的那个总体,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宏观的科学。由于主流的宏观经济学忽视了最基本的事实,与现实脱节,因此它也是与个体的生活无涉的,是漂浮在空中的。

 

 

在经济低迷时,怎么办呢?根据这种错误的宏观经济学,就是改善“经济总量”,振兴也就是恢复经济总量的增长,对应的具体政策是政府对陷入困境的企业进行救助,对它们进行输血,假如企业资不抵债,那么政府就促使银行免除其债务,继续为其提供贷款。如此这般,这些劣质企业就像一个黑洞一样,吞噬着社会资源。政府的扶持和救助政策不仅没有使这些企业得到恢复,而且还影响了其他正常经营的企业,因为最终提供救助资金的是正常经营的企业。俗话说“拆东墙补西墙”,但在“振兴东北”这个例子中,是拆了东墙,但没有把西墙补上。

 

要让经济复苏,必须按照市场法则,对这些企业的不良资产进行处置,让市场决定这些资产的处置价格,并且由市场决定这些资产可以转到何种更有价值的用途中。当然,我们不知道谁是能够使之重新发挥作用的企业家,政府当然也不知道,这时需要一个能够让资本的需求者和供给者都能够有机会发现对方的资本市场,这个市场应该具有促进资本充分流动,曝光不良资产并进行快速重组的功能。

 

遗憾的是,目前相关政府部门在处理经济危机问题时,受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影响,没有看到企业家、资源、企业和产业之间的异质性,以及资产重新处理的重要性,因此,在政策措施上都是集中于改善总量指标。这些总量指标会掩盖关键的问题,如“资源如何在各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和个人之间分配,不良投资是否被清算等”。比如,目前的去杠杆政策也是着眼于总体债务率的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风险的降低,因为微观层面,不良资产可能并没有得到处理。因此,经济复苏应从微观层面入手,通过要素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完善实现企业资产的流动、价值的再发现和再利用。概而言之,宏观层面的改善在于微观层面,微观层面的改善在于市场层面。

 

“东北振兴”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这和当年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失败类似。罗斯福采取了诸如大规模公共工程,工资和价格管制,强迫实施的卡特尔以及高关税等政策,不仅没有减轻大萧条,反而使得一个虽然猛烈但原本短期的经济紧缩变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延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危机。

 

错误的政策背后往往有错误的思想支撑,支持经济刺激政策的是主流的宏观经济学。如没有认识到该学说的谬误,那么错误的政策今后还会不断出台,从而造成更多的危害。把“振兴”理解为“扶持”已经结出的苦果,我们要从中汲取教训。另外,我们还要警惕各种打着“创新”或其他名义的扶持政策。经济振兴在于维护和完善市场,尤其是促进资本市场的法治化,让资本市场去决定企业资产如何被重新组合。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