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医改评论网!您是第 3170041位访问者

胡大一:支架集采并未解决过度使用的顽疾

来源:胡大一大夫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4-16   | |

支架集采后,价格跳水,似乎为遏制支架不恰当使用、过度使用或个别的滥用带来了“机遇”。我在去年年末集采结果尚未落地,就写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堤内损失堤外补,政策尚未到位,对策已经出台的文章。逃避集采的对策如下:

 

一、不在集采范围的药物球囊的使用大幅增加。

 

二、打着“精准放支架”的幌子,增加支架植入前的评估检查,如血管内超声、FFR这些检查费用都以万计,需患者自付费用。

 

三、打着“创新”的旗号,已开始大规模推3万元的生物可降解支架。这也需患者自掏腰包。因为公众与众多患者担心支架是金属异物,长期留在血管中,出现问题,生物可降解支架的概念,从它出现起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兴趣与关注。但研发至今,并未看到令人信服的研究证据,生物可降解支架在安全性与有效性,尤其改善预后方面并无明显优势。如果认真评估效(果)/价(格)比,集采后的大幅降价的药物洗脱支架显然是利国利民的选择。

 

以上对策,最受伤的还是广大患者,不但要自付更高费用,而且接受更多无必要的评估检查。对这些患者来说,总体的实效与医疗安全还不如集采之前。

 

如果医院运营发展的机制模式不变,考核科室与医生的评估系统和多做多得的奖金激励政策不变,变什么也没用。

 

医院的业绩和考核科室与医生的两个“金标准”和“硬指标”:一是创收—经济收入这是“利”;二是SCI论文发表的影响因子,重点科研项目基金,科技成果奖励—这是“名”。

 

这种体制性弊病不根除,公立医院名为“公立”,实为“功利”,口号是为人民服务,行动是为人民币奋斗。

 

生物可降解支架在我国这么快速兴起,可以预测会快速淘汰集采后的药物洗脱支架。就像历史上,我国是最早最快把裸金属支架淘汰出局,让运动心电图评估坐上冷板凳一样。其根源一是医疗逐利的必然,二是资本的推手,快速淘汰安全有效的适宜技术。支架是资本逐利的最大利润的高质耗材,因而资本的介入与干预也是最强劲的。

 

医改的根本是改价值观,从根本上改变公立医院的运营发展机制评估体系与激励/限制机制。凡是医改成功的经验,都是预防/康复/二级预防做得好的医院/科室/医生的收获多。公立医院医生也应有合理合法有尊严的阳光收入,不能如同目前合理合法阳光收入过低,合法不合理的在患者身上多做多得多分的奖金激励,更要杜绝不合理不合法的灰色收入。

分享到微信
我要评论
   
验证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616号

| 新医改评论 版权所有 | 备案/许可证:鄂ICP备10208130号-1 | Copyright @ 2010-2020 xygpl.com All Rights Reserved